12月20日訊
2015年12月19日,由首批國家級高端智庫——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辦、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5中國債券論壇”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統計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債券發行人、承銷機構、投資機構、研究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的專業人士共300余人齊聚北京,共議中國債券市場的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
在當日上午的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
重磅報告:《中國債券市場:2015》正式發布
在中國債券論壇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還發布了《中國債券市場:2015》報告,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李揚指出,30余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從無到有,如今,中國已擁有繼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債券品種逐漸豐富,債券市場已成為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而且越來越成為境外機構配置增量資產的選擇。
但是,金融債在市場中獨占鰲頭、投資者以商業銀行為主、銀行間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債券期限結構趨于短期化,衍生品市場發展緩慢等等,構成中國債券市場進一步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在發達經濟體中廣泛存在的“格林斯潘之迷”和“伯南克難題”在中國已有表現,這雖只是初現端倪,但其中隱含的挑戰,值得高度警惕。
報告還對十三五期間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提出了建議。李揚認為,進一步推動市場一體化,致力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司債券發行和交易制度;增加以公司債等為主體的信用債券的份額,改變利率債為主的傳統體制遺跡,并以此推動利率市場化深入發展;繼續放松債券市場投資者的準入限制;完善政府債券市場結構,特別增加短期和長期政府債券發行,促進形成有效且平滑的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提供充足的無風險債券供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培育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鼓勵更多中外企業在離岸市場發行債券;鼓勵境外機構和離岸資金以合法方式投資于境內債券市場等等,都是十三五期間債券市場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該環節中,圍繞報告內容及債市相關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董事長呂世蘊,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杰,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振華還與該環節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展開了精彩討論。
多位債市大佬聚焦2015年中國債市熱點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專題討論會上,圍繞“機遇與挑戰一:人民幣國際化下的中國債券市場”,摩根大通全球人民幣業務總監蔣紅波,銀華基金副總經理姜永康,野村證券資本市場研究所董事總經理、北京首席代表關根榮一,第一創業證券董事總經理陳尚前與主持人,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彥祝展開了精彩討論。
隨后進行的題為“機遇與挑戰二:利率市場化下的中國債券市場”的討論,由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彭興韻教授主持。中國社?;鹄硎聲C券投資部處長邵蔚,中國農業銀行貨幣金融市場處處長李剛,華潤銀行常務副行長劉小臘,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固收、機構業務首席投資官經雷,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固定收益總監劉魯旦參與了討論。
據悉,“中國債券論壇”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第一創業證券合作成立的專業性非贏利性智庫,旨在聚合國內外債券研究英才,依憑全球視野,基于前沿資訊,系統、深入地分析中國及全球債券市場的發展、風險及投資機會,論壇將精研市場創新,為管理層?和廣大投資者服務。論壇還將定期邀請監管和決策部門人士、一流學者、以及業界精英不定期展開專業對話,并出版若干專業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