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2月17日電(記者李鯤、徐岳)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周振海17日解讀上周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時表示,這份文件提出的改革方案實現了“四個突破”: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促進租賃業發展和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10多家自貿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認為這些突破為市場主體金融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松綁”。
【原文】《指導意見》第九條: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可不受經營時間、年度營業收入和凈流入額上限的限制。
【市場主體說】突破四: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
【原文】《指導意見》第二十二條:積極爭取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資金投資自貿試驗區內用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金。
《指導意見》第二十三條:支持京津冀地區金融機構為自貿試驗區內主體提供支付結算、異地存儲、信用擔保等業務同城化綜合金融服務,降低跨行政區金融交易成本。
【市場主體說】早在天津自貿區建立前的2014年9月,華夏銀行在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地同步舉辦京津冀協同卡首發儀式,正式推出華夏京津冀協同卡,持卡人可以享受在京津冀部分地區的華夏銀行網點柜臺及ATM辦理存款、取款、轉賬業務均不收取手續費等優惠。
華夏銀行天津自貿區分行副行長王紅表示,此次天津自貿區金融支持政策落地,京津冀三地經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各項業務也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三地間的金融交易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解讀】周振海表示,《指導意見》在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上的新突破上通盤考慮了金融創新政策在支持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廣泛性、協調性和統一性,既突出強調了金融支持政策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的本地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同時,注重發揮好天津自貿試驗區對京冀兩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三地金融支持政策的聯動性、協調性和互補性,在部分政策制定上做出了長遠規劃,符合天津自貿試驗區當前實際和未來發展要求。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