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吳雨)時下,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移動金融拼搶激烈,那邊支付寶打造“雙十二”狂歡節,這邊中國銀聯集合20余家銀行的“小伙伴”推出“云閃付”。亟待轉型創新的商業銀行在移動金融的發力,能為百姓帶來哪些便利?自身又存在哪些問題待解?
近年來,從紅包大戰到打車軟件砸錢互搏,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移動金融領域逐漸積累了較高的“人氣”,市場效果逐步顯現。已擁有龐大線上支付市場份額的支付寶又開始在實體門店推廣移動支付,今年“雙十二”狂歡節,把2800萬消費者引到線下門店。這讓銀行深感轉型的緊迫。
“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實際上你的對手是時代?!惫ど蹄y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認為,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銀行發展進入了第三個時代,即基于客戶體驗與情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移動互聯網人口達7.29億,但在金融服務方面的滲透率僅為25%,仍有極大的開拓空間,也成為各家機構拼搶的“紅?!薄?/p>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發力有些滯后、消費場景嵌入稍顯遜色,但“財大氣粗”又擁有較多客戶資源的銀行,要想在移動互聯網金融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并非不能。打消壁壘,聯合起來,用新的服務理念和產品創新開路,劇情反轉或許就在“手”邊。
當下,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戰略日漸清晰,直銷銀行、手機銀行、電商平臺、網上個人消費貸等金融服務加快布局,而移動端也已成為落實互聯網金融戰略的重要渠道。
直銷銀行打破各行壁壘。直銷銀行最大的特色是,打破此前各銀行間的客戶壁壘。不論哪家銀行的銀行卡,只需手機注冊、綁卡,便可在直銷銀行上開戶,成為銀行客戶正變得越來越便捷。
手機銀行讓服務更貼近生活。不只限于存貸匯這樣的傳統金融服務,越來越多的個人業務可通過銀行的手機應用完成,更有的銀行推出了網上掛號、無卡取現等獨有增值服務,利用手機銀行更貼近生活的服務,提升客戶粘性。
移動購物引流客戶。注重金融服務的場景嵌入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普遍共識。以銀行信譽作保障,喜歡手機購物的消費者對“銀行系”電商的產品品質更放心,銀行金融服務嵌入也更順暢。
手機免費轉賬對抗第三方支付。銀行喊了多少年的“減免手續費讓利于民”,不及第三方支付一句“免費”。為抗衡第三方支付,半年時間內已有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浙商銀行等六家銀行推出了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轉賬全免費服務。
個人消費貸打價格戰。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移動端進行借款操作,資金成本較低的銀行借助移動端打起“價格戰”,對于“剁手族”來說極具吸引力。
目前,已上線的直銷銀行產品單一、收益率不高,同質化傾向嚴重;“銀行系”電商平臺上的產品不夠豐富、價格不夠“親民”;消費貸款申請門檻高,環節較為繁瑣……盡管在移動金融領域銀行做了諸多努力,但僅是將線上服務“移植”到移動端還遠遠不夠。
線上服務尚有差距的同時,由于并未打破掃碼支付的監管,銀行移動支付的線下推廣也遠不及支付寶、微信支付。據此,20多家銀行聯合推出“云閃付”,希望通過存儲在手機里的虛擬銀行卡提高移動支付的便利性,用“揮”對抗“掃”。
“‘云閃付’推廣開來并非一朝一夕,銀行和銀聯還面臨POS終端的改造、人員的培訓、技術升級等一系列問題,但最為關鍵的是這種新的支付方式會有多少使用者買賬?!币晃汇y聯工作人員表示。
當初為培養移動支付習慣,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打車軟件上拼命燒錢,“雙十二”也是動輒半價折扣,此次銀聯和銀行又能下多少“狠心”?
“看上去高大上的‘云閃付’,不只是風中那朵雨做的云,而是要化身為綿綿春雨,普降大地,灑在消費者的心坎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銀行和銀聯能否通過“云閃付”守衛“疆域”,進而英勇地進攻,尚待市場檢驗。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