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7%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0日,具有今年以來業績數據的定向增發策略私募產品,年初至今平均收益率高達51.77%,遙遙領先于其他各類策略
2015年,上證綜指在短短幾個月間經歷了太多的潮起潮落,5178點的瘋狂,2850點的絕望。同時,2015年也是定向增發的大年,經歷了5月的瘋狂,也度過了10月的慘淡,但是當市場暴跌企穩后,定向增發私募的折價及事件驅動優勢再次凸顯,配置價值也再次得到佐證。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0日,具有今年以來業績數據的定向增發策略私募產品,年初至今平均收益率高達51.77%,遙遙領先于其他各類策略。
參與定增時點至關重要
股票市場中,低價買入、高價拋出永遠是一個實現收益的完美法則。對應于具有一年解禁期的定增市場來說,雖然具有一定折價優勢,但是在市場大趨勢面前,選擇參與定增的時點更是關鍵所在。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一年期定增股票的歷史收益與整個市場的大趨勢相關性非常大。數據顯示,從2006年5月至2015年11月,參與一年期定增股票歷史收益最高的時點出現在2006年9月附近。也就是說,當時參與定增股票的投資者可以享受到2007年整個大牛市行情,且一年解禁期時點剛好是牛市行情的比較高點。而反映到本輪牛市行情下參與定增獲得收益最高的時點是在2014年6月左右的時點,反之在上半年股災行情到來前的最瘋狂時期參與定增可以獲取的收益則比較低。
但是任何投資者在真正做投資決策時永遠不會如此理性,考慮到情緒的影響,其決策也往往會有一定的滯后性。事實上從現在的市場走勢來反觀過去幾個月,不難發現其實股市巨震過后的8月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布局時點,不少股票幾乎遭遇腰斬。而數據顯示,8月份的定增市場單體規模非常小,而10月份定增市場更是非常蕭條。這與5月牛市最瘋狂階段,不少股票出現破發現象,折價優勢蕩然無存狀態下仍有不少投資者愿意參與定增的情況大相徑庭。
定向增發私募反彈力度迅猛
事實上,雖然不少定增股票發行的時點較為不利,但是由于定增事件一般會給公司帶來一系列利好效應,同時公司大股東參與定增對投資者也會帶來信心提振上的作用,所以進行定增的股票本身通常會有比較非常不錯的反彈。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0日,定向增發類私募產品在近3月的反彈行情下,平均收益達17.47%,遠超于普通股票私募8.48%的平均業績。
與此同時,定增私募產品在經受了市場巨震的考驗后,雖然指數經歷深幅調整,但是目前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一掃往日處于恢復期,定增標的數量和規模都處于歷史水平,整體折價率恢復到年初水平。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當前一年期定增平均折價率回歸到20%以上,而機構對于定向增發私募產品發行的熱情也逐漸提升,11月份發行20只定增產品。所以,總體來說市場巨震后企穩行情下,定向增發型私募配置價值再度凸顯。
券商系定增優勢明顯
目前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進行融資實行“價格優先、規模優先、時間優先”的投標競價法。在這種競價法則下,券商因其較好的募資能力往往比私募、基金子公司等發行渠道在挑選優質股票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
另外,現在很多券商系通常會設計結構化定增產品,一般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找資金劣后,券商再去找優先級資金認購,可以公開募集,也可以找大額機構資金。目前來看,市場上做定增產品比較好的券商系主要有財通、浙商、興業、齊魯等,旗下產品業績均較為優異。以財通基金為例,其作為財通證券的子公司,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參與246個定增項目,累計參與金額690億元,中標的定增項目數量位居全行業第一位,有能力參與任何一只起點規模在10億左右的定增項目,并依靠其專業優勢構建了“核心定增標的池”,從中挑選優質定增項目。此外還通過融券做空定增標的及其上下游產業鏈股票來對沖風險,鎖定定增折價帶來的無風險收益。
事實上,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至今每年定增項目的平均收益只有2011年為負,其余均為正值,2006年定增股票的平均業績更是高達210%,2014年這一數字也是達到50%。所以,考慮到當前剛經歷深幅調整行情,不少股票還尚處于合理股價區間,加之其折價及定增事件驅動等效用,對投資者而言仍是一個不錯的配置選擇。(聞靜)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