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周某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瓶礦泉水來到石獅祥芝邊防派出所,從江西輾轉福州再到石獅,這一段不長的路她走了24年。
時光回溯到1991年,周某的丈夫帶著年僅3歲的兒子外出打工,回來卻獨自一人,他告知懷孕的妻子,兒子暫時寄養在一個朋友家。轉眼到了2003年,丈夫突然去世,彌留之際的一句話卻如晴天霹靂:兒子,被我賣掉了。從此,周某的心中便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找到兒子。十幾年來,她去了4個省份40多個城市,靠打零工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忍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艱辛,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眾里尋他 曾一城之隔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古人們寄托情感的一紙書信,對于周某來說卻無異于救命稻草。丈夫去世后,周某在收拾衣物時,發現了一封沒來得及寄出的信。“我認識的字不多,但是我認得名字。”談到這封信時,她清楚地記得,信上反復出現的那個名字,就是當年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的一名男子。
按照信上的地址,她從江西趕到福建,但是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一個打著零工,省吃節儉把錢都花在尋找兒子的母親,她沒有文化,不懂得報警,就算被人騙了,她也寧愿相信別人說的線索是真的。直到永泰警方了解到她的情況,并將當年那名男子繩之以法,孩子的去向終于有了一點點眉目。石獅,只是知道石獅,下一步該怎么做?周某再一次獨自踏上尋親之路。在石獅的城標“東方醒獅”那里,她在附近找了整整五天,聽不懂方言,得不到消息,積蓄也快用完,失望之極的她只能回去。其實,她的兒子彼時離她僅僅一城之隔,這一次的錯過,又是十年的光景。
出現轉機 DNA比對成功
好在周某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這些年來,警方并沒有放棄幫助她一起尋找。經過不懈的努力,事情在最近終于出現了轉機,永泰警方經過長期的線索整合,發現她的兒子極有可能在石獅祥芝。
帶著最后的希望,民警風塵仆仆趕到祥芝,向祥芝邊防派出所尋求幫助。接待他們的戶籍民警陳泉宇在看到這些零零碎碎的線索時,不由皺起了眉頭。一口20年的老井,一顆依稀記得的古榕樹,一張年代久遠的地圖,一個手心的胎記,時光兜兜轉轉,依靠這樣的信息如同大海撈針,該如何尋找?“不試試怎么知道。”陳泉宇一咬牙,當天就帶著民警在轄區進行尋找,向老人們打聽,向居委會詢問,一個警用小挎包,一張地圖,她一走就是一個月。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范圍縮小到了一個片區,可僅僅這一個片區符合的也有400多人。
“一個一個對照,挨家挨戶去找,我真心希望,可以幫到這位偉大的母親。”干戶籍工作的那份韌勁,讓陳泉宇沒有灰心。隨著不符合人員一個一個排除,希望的曙光終于一點一點亮起來了。
今年11月20日,經過一個星期的焦急等待,鑒定中心對篩選出來的人經過DNA采血驗證,有一組匹配成功!
不會強求 唯有祝福兒子
接到消息的周某欣喜若狂,在廣東打工的她訂了連夜的車票趕到永泰,準備和警方一同到石獅認親。
興許是知道魂牽夢繞的兒子就要來見她,坐在派出所接待室的周某顯得有點拘謹。“你說,他會來見我嗎?”周某小聲地問民警,眼眶卻已經紅了。貼心的陳泉宇幫她倒了一杯水,拍著她的背,“放心吧,血濃于水的親情,時間是沒辦法抹去的。”
下午三點多,周某的兒子來到派出所,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小伙,進門的那一剎那,周某就已經迎了上去,一把將兒子抱在懷里,似乎要將他融入身體里。“孩子,你還記得媽媽嗎?”周某不住地拍著他的背,聲淚俱下。一旁的民警見狀,輕輕地出來帶上門。
從房間出來的周某臉上還帶著淚痕,眼神里卻多了一絲母性的溫柔,她告訴民警,她這一次來,是為了圓一個夢。現在看著兒子娶妻生子過得很好,二十多年來的委屈和辛苦便都隨風逝去了,她并不強求兒子必須和她一起走,只是希望兒子平平安安,記得有她這個母親,偶爾打打電話,就已經足夠。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