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2月11日電(記者張紫赟)在安徽蕪湖集瑞聯合重工有限公司總部,記者在一款名為“聯合通管理平臺”的軟件系統上看見,一張地圖上有許多紅點在閃爍。這些紅點便是該公司至今銷售出去車輛的所在位置。具體點開一個個紅點,還能看見每輛車此刻及歷史的車況信息,比如發動機轉速、機油壓力、油耗和車輛故障等等,甚至連司機的剎車次數、油門踏板幅度都能看到,仿佛令人置身于駕駛室。
集瑞聯合重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重型卡車及零部件,產品定位于自主研發、制造高端卡車。該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電器部首席工程師王東介紹說,近年來公司專門為用戶打造了卡車智能化管理系統“聯合通管理平臺”。
據介紹,這一平臺依靠車載智能終端設備,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采集車輛工況、故障等信息,客戶可以在手機、電腦等客戶端實時監控,而聯合卡車可以據此遠程診斷車況,實現24小時專業的貼身咨詢服務,同時為客戶提供量身訂制的解決方案。
王東介紹說,“聯合通”自2014年運行至今,已經在全國大多數地市落地應用。這種連接車輛與設備的物聯網形式,通過提升車輛智能化特性和服務水準,進一步提高了車輛的價值空間,許多客戶便是因為看上聯合通系統,而選購聯合卡車。
擁有8年物流行業從業經歷的郭建會是內蒙古和馳物流有限公司股東之一,說起這種改變,他感嘆不已,“我們公司專門跑鄂爾多斯往返天津港線路,以前我要雇3個人做車隊隊長,隨機跟車監控,每月每人付8000元工資。現在通過物聯網,我隨時都能監控車況信息,甚至司機不規范駕駛,后臺都能監控。我就省下了3個人的工資成本。”
郭建會告訴記者,像聯合卡車這種車輛制造商積極延伸服務鏈條,不僅為自己節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車輛使用效率。“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車隊管理從雜亂無章走向規范。”
國務院7月4日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鼓勵企業基于互聯網開展故障預警、遠程維護、質量診斷、遠程過程優化等在線增值服務,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
對于集瑞聯合重工而言,“互聯網+”不僅拓展了產品價值空間,也為產品優化升級提供了數據支撐。集瑞聯合重工營銷服務有限公司智能車聯部譚東副經理介紹說,一方面聯合通可以分析車輛實際運行情況,公司以此為依據持續優化車輛配置;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車輛在全國各地的分布,公司可以科學規劃服務站和配件的部署。
“在產品之外,我們還利用大數據收集的車輛信息延伸至金融行業。”譚東告訴記者,物流行業長期面臨融資難困境,中小物流企業與銀行合作缺乏業務數據的支撐。現在公司利用聯合通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優勢,創新對物流企業還款能力的評估方式,幫助銀行關注有預期隱患的公司。
據了解,今年“聯合通”平臺已經幫助物流企業與銀行達成貸款9000余萬元,涉及300多輛車,緩解了銀行與客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對于傳統制造業而言,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譚東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