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工作人員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頂部安裝國家公祭牌匾。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屆時南京將舉行各種形式的悼念、和平法會、燭光祭等活動。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朱曉穎)11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遇難者名單墻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余昌祥、金茂芝老人進行家庭祭悼活動。
老人們在家人的攙扶下,誦讀祭文,為親人上香、獻花、祈禱。
78年前的冬天,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城,他們的親人被視如草芥、殘酷屠殺。
余昌祥生于1927年。侵華日軍攻占南京時,他們家躲在掃帚巷王全勝糧行下面一個通往長干橋的大管道里避難。他的養父余必文等未進管道里的7人,被日軍捅死了5人。余必文腸子被捅得流了出來,卻最終得以幸存。而生父余必福則被日軍殺害,尸首一直沒有找到。
遇難者名單墻上父親的名字,成了余昌祥祭奠親人之地。每逢清明節、國家公祭日來臨,余昌祥老人總要來紀念館“看看”自己的父親。
金茂芝老人也親眼目睹了日軍的種種屠殺暴行。南京大屠殺浩劫中,其姑爹張開元被日軍開槍打死,同村張開山一家9口人被日軍打死了7口。金茂芝目睹,在廟里避難的100多個手無寸鐵的村民被日軍全部殺死,十幾個人在日軍的“抓豬游戲”中被當作槍靶,20多個年輕人一個連著一個在水庫邊被槍殺,甚至走在路上的路人,也被日軍隨意槍殺。
當年的金茂芝只有10歲,這些噩夢在他的生活里無法抹去,直至今天。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二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本月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死難者遺屬的家祭活動將持續一個月。
作者:朱曉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