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訊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10日在自貿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上海自貿區明年工作重點還是圍繞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金融這四個方面。其中,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對標國際高標準的貿易規則和通行慣例,推進網上政府大廳,以及單一窗口和集中審批等改革。而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貿區正積極與上海市相關部門共同推進金改40條的落實。
據中國證券網11日消息,朱民指出,“原來的金改51條和現在的金改40條初步構筑了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平臺,服務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框架,對于自貿區以及浦東新區來說,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建設,金融生態體系建設,以及風險防范體系建設。尤其在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中,我們將發揮地方政府相關作用,配合金融監管職能部門做好金融防范工作。”
浦東金融局相關人士則進一步表示,圍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目標,上海自貿區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落實金改40條。具體表現在:
第一,全面配合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以服務實體經濟為落腳點。浦東現在有自貿區和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綜合配套改革,科創中心等多個戰略任務,發揮聯動效應,服務實體經濟是落腳點。通過服務實體經濟,釋放多項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整合的壁壘,完成壓力測試和改革。具體包括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參與人民幣和外幣資金池試點,落實未來的QDII細則,推動雙自聯動等。而工作的抓手集中在參與試點機構的征選,試點項目的落實,試點案例的提煉,試點方案操作程序和事中事后管理。
第二,配合金融監管部門推動要素市場的集聚和發展。例如信托登記平臺,上海保險交易所、上交所國際平臺、外匯交易中心國際平臺、期交所、黃金交易所以及股權分管交易中心等項目的具體落地。
第三,協調各類創新機構和新型業務試點項目落戶,推動自貿區金改持續升溫,讓每一項新型機構和新型業務試點措施都由企業來參與試點,有具體的落地項目。
第四,在物理載體、財政扶持、人才政策、發展環境等多方面支撐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繼續深化。例如在物理載體方面,結合陸家嘴、張江、金橋保稅區、世博、前灘地區的產業發展特點,找到幾個有特色的集中創新區域,財政扶持和人才支持方面,結合“十三五”規劃設計具體的方案。
第五,著力加強與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及其地方派出機構的合作,配合做好政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自貿區對金融業等部門推動自貿區金融創新,加強事中事后管理,避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浦東新區政府信息共享平臺正在加快建設,這也將浦東完善融資,金融市場市場,以及培育金融信息主體提供支撐,對服務實體經濟不可獲缺。
第六,努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我們正在加快開展‘十三五’金融發展規劃的研究,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新區規劃布局的研究,已發布《浦東金融人才的白皮書》,即將準備發布《浦東金融發展環境的白皮書》。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打造國際金融人才培訓基地和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深化與國際頂尖大學的商學院合作,深化浦東金融人才服務系列流程,持續開展自貿區金融政策的解讀工作,加強與其他自貿區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