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財政下調部分服裝、護膚品等日用消費品的關稅后,昨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又有一批日用消費品將從明年起享受低進口關稅的優惠。有分析認為,這無疑將進一步刺激國內正在進行的消費結構升級。
公告顯示,2016年將適度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范圍,以暫定稅率方式降低進口關稅稅率相對較高、進口需求彈性較大的箱包、服裝、圍巾、毯子、真空保溫杯、太陽鏡等商品的進口關稅。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財政部年內第二次發文公布降低日用消費品關稅。今年6月1日,我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再加上我國曾于2007年降低了部分家用電器、廚房炊具、餐具、眼鏡片等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經北京商報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已有近300項商品正在享受或即將享受到進口關稅降低帶來的優惠。
在業內看來,屢屢下調日用品關稅與今年以來一直不振的進口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總額為9.37萬億元,同比下降14.4%。有分析認為,進口的持續低迷在客觀上刺激了我國接連調低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支付寶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才全面鋪開的“黑色星期五”整體成交額比去年暴增近30倍,“海淘黨”人數也在今年翻了7倍之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目前消費者對于許多商品的一般需求早已飽和,更好品質、更多保障的商品成為新寵,但是國內商品在品牌打造和制造設計水平等方面跟不上需求的速度,所以“海淘”這種新興模式才能迅速壯大。
“通過降低進口關稅,更多差異化、高質量的產品可以以更合理的價格出現在中國市場,這樣既能在短期內彌補我國由于供給層面的落后所導致的市場空白,同時也能夠促進國內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優化。”白明說。(肖瑋南淄博)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