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大盤并沒有延續前一日的跌勢,而是收出顆縮量窄幅震蕩陽星。早盤A股受周二急跌的影響,出現小幅低開,隨著保險股的活躍、西藏板塊的強勢、鋰電池概念股的崛起等,股指有所回升。午后股指震蕩走低,至13時50分,軍工、汽車股出現異動,大盤寬幅震蕩回升,守住了3450點防線,臨近尾盤題材股漸漸回暖,多股拉升。截至收盤,滬指報3472.44點,漲0.07%;深指報12179.83點,漲0.12%;創業板報2667.91點,跌0.88%。
證券時報記者在盤后采訪中發現,投資者當前心態較穩定,對管理層致力于新股發行改革以及年末及春季行情寄予厚望,這種外弱內強現象,反映在市場上主要有三個特點。
特點一:新股上市表現強勁。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滬深兩市在時隔數月后,終于迎來新一批新股上市。N博敏、N三夫、N安記、N邦寶、N中堅、N凱龍等6只新股毫無懸念地集體“秒停”,以大漲44%報收,全日換手寥寥無幾。
6只新股上市表現強勢,對帶動市場人氣有正面作用。國泰君安稱,根據歷史經驗來看,新股上市后漲幅落在200%至300%是大概率區間,另外考慮到2015年4至5月發行的新股上市后平均漲幅超過600%,并且在8月以來的反彈行情中次新股作為領漲股,吸引了大量市場人氣,其預期上市后漲幅可能會超過350%的測算漲幅,樂觀估計平均漲幅或將達到400%以上。
特點二:縮量可能引發多頭反擊。對于當前大盤縮量,市場出現分歧,但多數投資者分析說,周二大盤下跌并沒有放量,反而跟周一基本持平,周三微漲也未見放量,與前兩個交易日接近,可見市場當前處在這種窄幅整理格局中,導致投資者心態也較為穩定,不至于因為些許下跌就恐慌拋售籌碼。
昨日滬市成交2679億元,再創11月4日以來的新低,直逼11月3日的2444億元低點。分析來看,當前這種縮量調整很容易引發多頭資金的防守反擊戰,所以逢低加倉是可行的。原因在于,在增量資金觀望前提下,存量資金的博弈多方占據主動。邏輯很簡單,存量資金中的觀望資金通常是騎墻派,只要指數寬幅震蕩,他們不會放過個股機會。特別是連續回調后,權重股或帶領指數止跌,而一旦大盤企穩,階段地量就被確認,場外增量資金會跑步入場,市場有望重啟升勢開啟第三波反彈。屆時權重股、題材股都將再次表現。
特點三:個股活躍度不減。雖然周三大盤仍舊較弱,但市場并不缺乏熱點,除上兩市上市新股外,漲停板家數66家,漲幅超過5%的個股達158家。從板塊看,鋰電池板塊的眾和股份、金瑞科技、贛鋒鋰業等十多只個股封死漲停;房地產板塊的萬科A、鳳凰股份、綠地控股等接近10家封死漲停;以及汽車制造板塊中亞夏汽車、世紀華通等個股表現上佳。在年底基金排名壓力之下,個股行情在年末歷來都是炒作重點,近期市場震蕩而個股連續走強就是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題材股活躍外,具有投資價值的藍籌股如浦發銀行、萬科A等近期連續走強。以險資為代表的機構大資金頻頻舉牌銀行、地產等價值投資標的,表明高股息藍籌股的投資價值顯現。先知先覺的險資在伺機進場,是否在發出抄底信號?我們拭目以待。(記者湯亞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