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12月9日電(記者余賢紅)幾代農墾人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安居”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十二五”時期,江西農墾開展大規模危房改造,圓了近60萬農墾人的“安居夢”。
1965年,19歲的聞祝珍從江蘇高郵來到位于江西永修縣的云山墾殖場,扎根鳳凰山下,將青春交付農墾。“我老伴來得更早,1958年就來了,他是第一代農墾人。”
“剛來時沒有房子,就自己動手搭茅草棚、睡地鋪。”聞祝珍說,經過共同努力,大家終于住進了土坯房,卻沒料想這土坯房一住就是半個多世紀。
農墾發展50多年,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幾代農墾人的住房卻始終是個問題。據統計,2010年底,江西農墾大約34萬戶墾民中,80%左右被鑒定為危房戶。
2011年以來,江西農墾啟動大規模危房改造項目,并將其與城鎮化、土地開發、園區建設等有機結合,群眾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2013年下半年,聞祝珍夫妻倆搬進了軍山惠民新區。小區里,幢幢樓房整齊排列,綠化硬化工程全部完工;醫院、學校、集貿市場一應俱全,生活十分便捷。
“一套房子政府補了一萬五千元,自籌了八九萬元。我倆每個月還能領到四千多元退休金,日子好過多了。”聞祝珍高興地說。
江西農墾辦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農墾累計實施危房改造任務23.05萬戶,累計拆除危舊住房面積1096萬平方米,累計新建住宅面積1164萬平方米,近60萬農墾人喬遷新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