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8日訊
周一國際油價再次暴跌,NYMEX原油跌破40美元/桶,一舉回到2005年年初的水平。油價跌了這么多,但加油錢卻沒省多少,今天就聊一聊油價的問題。另外送出油價大跌受益股,收好不謝。
油價跌成翔 為何你感覺不到?
2009年1月,中國取消了養路費等一系列的收費,然后在汽油里每升收8毛錢,也就是所謂的費改(燃油)稅。除此之外,自2014年以來,成品油消費稅歷經3次上調,汽油累計提高0.52元/升,柴油累計提高0.4元/升。所以,雖然國際油價回到了05年的水平,但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構成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稅費因素最大。
除此之外,這十年里成品油的定價機制也經歷了多次調整,最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從2013年3月開始執行,相對之前的老機制,新機制的主要變動在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調整了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三是取消了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
客觀而言,新的調價機制實行以來,汽柴油價格變動確實更頻繁了,共調價51次,以汽油為例,按噸計算,累計下調33次,最大下調幅度為520元,平均每次下調幅度187元;累計上調18次,最大上調幅度390元,平均每次上調幅度175元。
總體下來,經過51次調價后,汽油價格累計下調3015元/噸,相比新機制實行前(8010元/噸)累計下降了37.6%。與此同時,國際油價(NYMEX原油)從90美元/桶左右跌至目前的不到40美元,累計跌幅達到58%。
雖然國內成品油價整體而言是在下調,但從幅度看,國際油價跌成翔,國內加油還是這么貴,兩者的下跌幅度明顯不一致。從終端加油價格來看,以深圳為例,93#汽油2013年3月的價格是7.7元每升,最新價格為5.7元每升,降幅只有26%,國際油價的降幅卻達到了58%。難怪消費者心理反差會如此之大。
金銀島市場分析師王延婷認為,新的調價機制相對老的機制,更能反映國際油價的變動大致走勢,但10個工作日的調價機制,導致終端價格變動不會像上游價格那么靈敏。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稅的因素,王延婷表示,自2014年以來,成品油消費稅歷經3次上調,汽油累計提高0.52元/升,柴油累計提高0.4元/升。目前每升汽油的消費稅占到1.52,柴油的消費稅也占到1.2元,各種稅費占成品油價格的50%左右。
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介紹,以深圳為例,最新93#汽油報價5.70元/升,裸價為3.07元,總稅價為2.63元,包括消費稅1.52元,增值稅0.83元,城建稅0.16元,教育附加費0.07元,地方教育附加費0.047元,總稅負占比為46.14%。
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壟斷也廣受詬病。兩桶油在國際油價暴漲時要求政府補貼,在油價暴跌時還是要補貼,用納稅人的錢去保障兩桶油的利潤,自然難以服眾。
油價見底了嗎?
東證期貨認為,盡管油價已經跌至低位,但價格仍處于一個尋底的過程。預計明年1季度,美國的庫存風險和伊朗石油解禁會讓油價再創新低,WTI原油或跌至30美元/桶。
國金證券也認為,本次油價下跌是由供應過剩引發,且疊加了需求放緩、OPEC選擇保持份額而不是保價格等影響,因此油價的回升不會一帆風順,而是艱苦卓絕的過程,可能歷經多次探底。
油價下跌 哪些行業個股最受益?
原油下游產業鏈
作為化工品的重要原料和能源,原油價格變化對下游基礎化工行業有重要的影響。上游行業不景氣,對于下游公司來說,卻意味著成本的下降。
油價持續下跌利好化工產業鏈靠近終端消費的子板塊。中金公司認為,塑料助劑、改性塑料和制品的主要原料價格對油價更敏感,而下游如家電、汽車等行業需求穩定增長,且價格傳導較慢、成本占比較低,使塑料價差擴大,行業毛利率自14年3季度起有所提升。建議關注金發科技、普利特、東材科技、佛塑科技、滄州明珠、日科化學、雅克科技、萬盛股份、銀禧科技、國風塑業。
方正證券建議關注輪胎、聚氨酯、合成革等板塊,其原料成本與油價高度聯動,產品與原料之間價差拉大使得業績增厚將逐步得到體現,建議關注風神股份、賽輪金宇、萬華化學、安利股份。
王延婷認為,成品油價格的連續下調,物流行業直接受益。太平洋證券也認為,運輸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是未來主要趨勢,這壓制了運輸企業的議價能力。不過,油價持續走低,讓運輸企業有了喘氣機會。
川財證券認為,油價下跌背景下,看好航空業表現,航空公司約40%的營業成本為航油,油價下跌有利于航空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同時,油價下跌下,燃油附加費下降及機票價格(提升折扣率)降低將使消費者出行成本下降,有利于客座率提升。油價下跌后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將增加。另外油價維持低位將對汽車消費產生正面的影響,從汽車行業內部結構上來看,低油價將更加利好排量大耗油量大的SUV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