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12月4日報道(文字 張揚)互聯網企業的新聞發布會就是與眾不同。
與傳統車企相比,12月3日樂視與阿斯頓·馬丁簽約發布會既沒有華麗的開場舞蹈,也沒有炫目的光電表演,就連主持人的費用也省了,直接由呂征宇——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擔綱。
而就是這樣一場略顯簡單的發布會,在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執行董事、中國及亞太區CEO丁磊的口中,卻是“樂視造車計劃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到底發布了什么?
引用所有媒體都會刊發的官方新聞稿里話述:“今日,阿斯頓·馬丁與樂視共同宣布簽署研發合作伙伴諒解備忘錄,將攜手打造互聯網電動汽車。未來,雙方將在智能互聯汽車技術及新型電動汽車制造咨詢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與項目。”
“未來雙方合作的技術成果將有望應用在阿斯頓·馬丁的首款純電動汽車RapidE上。樂視將為其提供打造高端互聯汽車的解決方案。”
“同時,雙方也將開啟一項可行性分析,共同研究如何將阿斯頓·馬丁在頂級生產制造咨詢領域的專長用于支持未來樂視制造的電動汽車。”
以上這些就是735字的簽約儀式官方聲明里唯一的“干貨”。
在簽約儀式后的媒體問答環節,給了媒體4次提問機會,所有問題都圍繞樂視與阿斯頓·馬丁的合作細節展開。不過除去阿斯頓·馬丁CEO安迪·帕爾默博士和丁磊先生巧妙運用比喻和引用英國古老諺語的部分,每個問題的實際回答都沒有超過100個字。
樂視超級汽車的每一次發布會,信息真的有點像是在“擠牙膏”。
不過,如果將此次簽約與雙方4月在上海車展上發布的內容相對比,事件的發展軌跡仍然可以窺出一斑。
當時,安迪·帕爾默與樂視副董事長劉弘宣布共同啟動研發項目,雙方將合作開發一系列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應用于阿斯頓·馬丁的車型之中,為客戶帶來車載互聯網服務和人機交互技術。
盡管安迪·帕爾默謙虛地表示,對于百年歷史的阿斯頓·馬丁來說,在見證互聯網革命的同時也想改變自己,通過與樂視的合作達到“老樹開新花”的目的。但實際上,4月份的項目啟動可以看做對樂視的一次“考試”——合作由樂視為阿斯頓·馬丁開發基于互聯網技術平臺的車機應用開始。7個月后,兩臺令阿斯頓·馬丁滿意的RapidS出爐,一臺運往中國,另一臺運往了拉斯維加斯,準備在明年1月的CES上亮相。
此時,阿斯頓·馬丁才會完全為樂視敞開大門,正如今次的簽約:首款純電動車RapidE上的互聯汽車解決方案交給你來做,我手里的制造、工程開發、咨詢等優質資源也會向你開放。并且,我——阿斯頓·馬丁也將成為第一代樂視超級汽車的代工生產方。
盡管頂著全球首家宣布造車的互聯網企業的光環,但樂視還是不得不像許多國內傳統車企曾經做過的那樣,想要得到外國前輩的認可和尊重,就先要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實力和資本。
賈躍亭的“SEE計劃”,也就是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超級電動汽車系統,實現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的目標要想實現,任重且道遠。
不過好在下一次樂視的發布并不遙遠,就在一個月后的CES上。so,不知同學你是否夠膽再邀請網易汽車參加,替網友們看一看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呢?
更多有態度內容請下載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