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26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純真、正直、有禮節、能自律,心中有目標,胸中有大愛的孩子。她常常會讓老師都產生敬意。”
羅德獎學金
羅德獎學金已有113年歷史,被視作全球最難申請的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獲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被視為全球學術最高榮譽之一。至今已培養出8000多名羅德學者,包括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青霉素的發現者弗萊明等10多位諾獎得主、70多位跨國公司領袖、40多個國家領導人。
被譽為“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的羅德獎學金首批中國大陸獲獎者名單昨晚揭曉,成都女孩張婉愉是4位獲獎者之一。她現在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大四學生。這是羅德獎學金首次進入中國大陸。明年10月,張婉愉等人將拿著每學年約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8.7萬元)的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深造。
去牛津大學
準備上兩年制高階本科
今年眾多的申請者中有600余人進入初選,經過履歷篩選和視頻面試,16人進入復選。通過12月4日的晚宴和5日的封閉面試,最后選出張婉愉等4人。
“申請材料并不多,就是簡歷、個人陳述以及成績單、學校老師推薦信。”張婉愉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也許是他們看中我在北大法學院成績排名第一、去斯坦福大學交換和博士一起上課也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吧。”
據了解,最終面試的遴選委員會共有10人,包括羅德基金會主席、羅德學院院長查爾斯·康恩、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體育名人姚明等。“他們主要關注法治、弱勢群體保護以及學生的職業規劃等。”張婉愉說,面試時間30分鐘,大概提了15~20個問題,“由于時間太短、問題太密集,一些評委沒有提問。面試我時,姚明就沒有提問。”徐小平問她在成長中在乎的社會問題是什么?她說,最關心的是農
民工問題。
張婉愉準備去牛津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哲學專業。這是一個只在本科開設的專業,屬于高階本科,兩年制。羅德獎學金會資助獲獎人修任何學位。
高中班主任:
她常常讓老師產生敬意
“她是最有目標、計劃和方向的學生,對老師恭敬、最能集中體現中國的仁義禮智信。她只能讓我們贊不絕口。”張婉愉的高中班主任、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老師葉志宏說,“從教26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純真、正直、有禮節、能自律,心中有目標,胸中有大愛的孩子。她常常會讓老師都產生敬意。”
張婉愉是新都人,不僅口才極佳,英語也非常出色,高中時拿過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她也是班上唯一不用手機的,后由于母親聯系不方便,才用了一個老年機。作為校長實名制推薦上北大的學生,她仍然參加了高考,獲得全省文科第六名。
北京大學四川招生組組長任羽中對張婉愉也印象深刻。任老師說,進入北大后,張婉愉在過去3年里學業成績排名法學院第一。在第56屆杰賽普(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賽中,她帶隊獲得中國賽區冠軍,個人當選最佳辯手。在第十一屆Willem C. Vis遠東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中,她和北大法學院的同學一起,獲泛亞決賽總冠軍。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樊驥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