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要求保險業大力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記者盧曉平○編輯孫忠
保險行業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出大力。
昨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業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發揮保險功能作用,著力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產業升級轉移的保險配套服務,使現代保險服務業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
中國保監會發展改革部副主任何肖鋒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具體細則有望在近段時間陸續落地。
服務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
《指導意見》對保險業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點支持領域、行業一體化和政策支撐體系等5個方面作出規定。
何肖鋒表示,《指導意見》明確,保險業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應當堅持政策引導、市場主導,推動行業與政府有效合作,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滿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保險業的現實需求;堅持改革推動,創新驅動,在京津冀地區開展新型保險業態、組織形式、新型業務以及對內對外開放等創新試點,釋放發展潛力;堅持統籌推進、差異化發展,允許和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在業務結構、經營模式等方面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形成各自的比較優勢。
具體包括:支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根據三地產業分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機構批設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引導保險法人機構落戶天津、河北。鼓勵保險公司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合理布局分支機構,減輕北京地區機構設置壓力。支持河北建設保險后援基地,集聚數據中心、呼叫中心等資源消耗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后臺服務機構,鼓勵保險機構將現有在京的后臺服務機構遷移至河北。鼓勵保險機構在河北、天津統籌布局養老、醫療產業,引導向京外疏解養老需求和就醫壓力。
同時,支持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鼓勵保險機構發揮保險資金優勢,為京津冀地區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城際快速軌道交通、津冀港口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等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全力服務京津冀區域便捷高效、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推動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發起設立專項投資基金,支持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風險可控和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展京津冀基礎設施項目的行業范圍,豐富增信措施和交易結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加快建立三地一體化的機動車保險電子保單機制和機動車輛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機制,統一交通事故查勘定損和理賠服務標準,促進道路暢通和安全出行。
更為重要的是,要落實在支持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鼓勵保險機構根據三省市產業發展定位,為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提供資金支持和配套保險服務。搭建京津冀協同發展保險資金運用對接平臺,通過項目洽談會、項目庫等形式,加強政府部門與投融資主體間對接溝通。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投資企業股權、債權、基金、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為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醫療養老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服務京津冀產業轉型升級。探索設立夾層基金、并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為天津濱海、河北曹妃甸、黃驊等新型園區建設助力。
不斷提高配套保險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加大對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的保險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根據企業轉移過程中的特殊風險保障需求,積極發展營業中斷保險、貨物運輸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治安保險等個性化的保險產品服務,提供一攬子保險解決方案,化解京津冀產業轉移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潛在風險,減輕政府和企業負擔。創新發展科技保險,為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業、融資、企業并購等提供全方位保險支持,服務京津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投資保險和航運保險,服務京津冀產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支持京津冀發展特色農業保險產品,更好服務京津都市現代農業和河北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據了解,在京津冀地區的涉重金屬行業、石油化工行業等環境高危行業,將推進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發展,充分利用保險費率杠桿機制引導企業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完善京津冀地區環保聯防聯控機制。積極發展綠色保險、科技保險、森林保險等保險業務,鼓勵保險資金優先投資京津冀地區環保、清潔能源等領域,促進京津冀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發展。
完善京津冀三地監管制度
何肖鋒表示,充分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加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