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崇禎年間鐵鐘被棄煤棚內 系官方登記文物
來源:法制晚報 發布時間:2015-12-03 14:39:22

“崇禎年間的古鐘,聲音渾厚悠遠,響徹全村?!痹谔惰纤骆傉W站上,這樣贊美趙家臺的鐵鐘。

可是當《法制晚報》記者在門頭溝區的趙家臺村見到這口明代鑄鐵大鐘時卻發現,它雖然是官方登記在冊文物,卻如廢鐵般放于鍋爐房的煤棚里,古鐘周身被煤灰覆蓋。

探訪明代大鐘遠看好似廢鐵一堆

李伯雄先生是豐臺區文物安全巡查員,出于對文物的喜愛,他經常跨區巡查,走訪了門頭溝區多處文物古跡。

11月11日,住院養病期間的李伯雄,在《法制晚報》,看到了《康熙年間鐵鐘被棄機修院內》報道。李伯雄向《法制晚報》記者反映,在門頭溝的趙家臺,有一口大鐵鐘,同樣保護得不好。

明代已成村的趙家臺,現為門頭溝區潭柘寺鎮下轄行政村,距市中心約30公里。大鐘隱藏在村鍋爐房的煤棚里,若非李伯雄指引,一般人很難能找到。棚子里煤塊堆積如山,在兩臺報廢的攪拌機旁,記者發現了這口鑄鐵大鐘。

煤棚雖能遮風避雨,但棚內光線暗淡,大鐘很容易被人當成廢鐵。踩著碎磚塊和廢木料,記者踉踉蹌蹌地走到大鐘前。由于長年與煤堆為鄰,敦厚硬朗的大鐘已無金屬光澤,周身沾滿煤粉,看上去死氣沉沉,輕輕一摸滿手烏黑。

經測量,鐘高1.5米,鐘底直徑將近1米。鐘鈕造型略顯粗糙,但仍可辨出蒲牢(神話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造型及蒲牢兩側的人面;以下是如意蓮花紋飾及8個圓孔,透過圓孔觀察,鐘內部蜘蛛網縱橫。鐵鐘周身遍布凸字銘文,記載:大鐘鑄造于崇禎元年(1628年);還有“佛日增輝、皇圖永固、帝道遐昌、崇禎皇帝萬萬歲”等文字以及捐款人的姓名。鐘底是蓮花圖案。

碩大的體量、豐富的歷史信息,證明此鐘非同尋常,可為何像廢鐵般棄置于此呢?

歷史文物險些被制成地雷

通過歷史記載以及村民的講述,大致能勾勒出古鐘的前世今生。

鐘身上的銘文顯示,京都順天府宛平縣趙家臺村居士恩榮官、孫公朝??吹帽敬宄栤纸浡暲世?,但唯獨缺少鐘聲,于是募集資金鑄造了此鐘,明天啟七年(1627年)開始鑄造,崇禎元年(1628年)完成。

據《門頭溝文物志》記載,趙家臺村的大鐘,原為一對(雌雄鐘),掛在趙家臺附近朝陽庵一棵古槐的枝頭,而庵廟于清末被毀,雙鐘被轉移至村內。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雌鐘被用來鑄造地雷,雄鐘幸存下來,就掛在村委會院內的鐵架上。

《門頭溝村落文化志》記載,新中國成立以后,幸存下來的雄鐘被人們稱為平安鐘(用來祈福、保平安),此鐘敲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幾十里以外的村莊都能聽到,甚至房山區良鄉偶爾也能聽到。

歷經變遷,趙家臺現已成為市級民俗旅游接待村。在潭柘寺鎮政府的網站上,形容趙家臺的大鐘“聲音渾厚悠遠,響徹全村”。不僅如此,大鐘還被列為門頭溝區文物登記項目,編號:110109946170000355。

據當地村民介紹,由于趙家臺村搬遷改造,大鐘才被運到了鍋爐房,已在此存放了13年,偶爾有專家學者找到這里,包括少數文物愛好者。有文物愛好者感嘆,古鐘躲過了戰亂、大煉鋼鐵,但難保不被當成廢鐵處理。

觀點目前情況對大鐘保護不力

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對門頭溝區的古鐘有一定研究。在他看來,趙家臺古鐘,只能說是在煤棚里保存,根本談不上保護,更無展覽展示,文物無法發揮社會效益。

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認為,近400年的文物,丟棄在煤棚里,已經喪失了教育、展示的功能,好似明珠暗投,還不如交給博物館珍藏。

回應區文委將督促保護

今天上午,記者致電門頭溝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工作人員稱,會就此事督促鎮里的相關負責人,對趙家臺的大鐘進行保護利用。

隨后,記者致電趙家臺村村委會劉主任。他告訴記者,大鐘是村里拆遷時挪到煤棚的,這個情況他已經了解,會考慮放到一個適合存放保護的地方。

相關消息 康熙年間鐵鐘已獲保護

11月11日,本報報道《康熙年間鐵鐘被棄機修院內》。同是門頭溝區,齋堂鎮軍餉村,一口351年歷史的鑄鐵大鐘,體量與趙家臺村大鐘相當,長年放置在一處機修院內,風吹雨淋沒有保護。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告知本報記者,曝光之后,當地村委會將大鐘轉移至庫房內保護,避免了文物繼續遭到酸雨侵蝕。

文并攝/法制晚報記者崔毅飛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