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1日訊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成交65宗地塊,土地出讓金高達1061.8億元,成交額創造了歷史紀錄。平均樓板價也創造了年內新高,達到了12715元,環比上漲23.7%。在此之前,一線城市全年土地成交額歷史最高紀錄只有5000多億元,一個月成交千億左右的情況從未出現過。
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的土地市場最為勁爆。從數量上看,廣州11月成交地塊數量最多,為25幅,北京、上海各有19幅地塊成交;從樓板價、溢價率和出讓金總額來看,北京都當仁不讓地占據第一。11月,北京的平均樓板價高達15000元/平方米,相比上海的11000元/平方米和廣州的9300元/平方米樓板價高出許多;平均溢價率北京也高達39%,而上海和廣州則分別為29%和10.5%;雖然成交地塊數量相當,但京滬兩地成交總金額卻相差甚遠,上海為257億元,而北京則高達561億元,廣州為241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房企集中拿地一二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地王頻繁出現,房企集中搶地。2015年來,20大標桿房企合計在土地市場投入了3010億拿地。從在一線城市的占比看,首次突破了40%比例,占比高達44%。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明顯過剩風險,標桿房企開始全面回歸一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