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PBOC)周一(10月30日)在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今年10月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達到5538萬盎司(約1570噸),較9月末的5493萬盎司(約1557噸)增加45萬盎司(約13噸),為連續第5個月增持。
金價遭遇“黑色星期五”形勢難樂觀
這廂央行的黃金儲備在加加加,國際金價卻在跌跌跌!上周五(11月27日),除了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黃金市場也大跌逾1.3%,將近六年低位進一步刷新至1052美元/盎司。
回看黃金近幾年的走勢:2011年時,國際金價一度達到1900多美元/盎司,但到2013年年末已跌至1200美元/盎司。在2014年雖然出現過一定程度的反彈,不過國際金價基本在1250美元/盎司到1350美元/盎司之間波動,進入2015年,國際金價則仍繼續下探。
大家都知道,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往往都同美元成反比黃金也不例外,美元越堅挺,金價就往下掉,反之則相反。
而目前,最新的美國經濟數據都出現了積極的信號: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7.1萬人,大幅好于18.2萬人的預期。失業率5.0%,創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
美聯儲極為關注的另一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也顯示出上升跡象:經季節調整,美國10月CPI環比上升0.2%,為3個月來首次上升。
在這種背景下,美儲聯12月加息已然成為市場一致的預期,同時,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前景不斷打壓歐元,美元也進一步受到支撐,都將把黃金市場推向更低的熊市。
你造嗎?中國的黃金儲備在全球僅排名第五
問題來了,央行為啥要儲備這么巨量的黃金呢?
其實,今年7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黃金儲備規模數據就顯示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規模比6年前增加了604噸,增幅達60%。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
但從世界黃金協會的最新數據來看,中國的黃金儲備卻在全球僅排名第五,美國則以8133.5噸的黃金儲備居全球首位,排在前十的黃金儲備大國分別為:1.美國8133.5噸;2.德國3381噸;3.意大利2451.8噸;4.法國2435.4噸;5.中國1708.5噸;6.俄羅斯1288.2噸;7.瑞士1040噸;8.日本765.2噸;9.荷蘭612.5噸;10.印度557.7噸。
那么,一個國家的央行,為啥不儲備點別的,例如原油、銅呢?首先,黃金易保存,具有流動性,不會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最重要的,就像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說的那樣:“很多的時候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也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很多的時候它就是可以去作為最后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一種儲備金,而且還沒有任何其他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它”。
金價如此蕭條 央行為何選在此時點增持黃金呢?
對于大部分央行來說,雖然一直持有諸多黃金儲備,但其變化非常小,尤其是美聯儲,已經有超過二十年沒有變動黃金儲備數據了。
那么央行又為何逆市連續明顯變更黃金儲備數據呢?要知道,IMF對于人民幣納入SDR的要求除央行資產透明化外,并沒有要求央行必須要擁有多少黃金儲備。
眾所周知,今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將就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進行投票決定。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幾乎可以說是板上釘釘。如果投票結果不出意外的話,人民幣將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貨幣籃子的第五種貨幣。
加入SDR的好處不言而喻,作為儲備貨幣,人民幣的使用率將大大增加,減緩資金外流壓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將加快。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人民幣加入SDR同樣是把雙刃劍,加入SDR本身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不大,但隨著政府干預對的減少,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勢必會加大。
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使用需求的增加雖將為人民幣中長期提供支撐,但巴克萊策略師Andreas Kolbe等在最近公布的報告中也指出,人民幣納入SDR后可能會預示著另一輪貶值態勢的開始。
在這種背景下,央行此時增加黃金儲備,更大的意義或者是在為人民幣背書,不管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是否加大,中國都有能力保證人民幣的價值。
此前李克強總理、周小川行長就先后多次表示,人民幣并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將維持基本穩定。這是中國為穩定全球經濟形勢所做的承諾,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返回21財搜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