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隨著最后一根9米長鋼梁緩緩從地面升起并準確吊裝就位,高達295米的國貿三期B座工程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明年10月,位于國貿橋西北角的國貿三期B座將完工,它建成后將與目前“北京第一高”的國貿大廈組成“國貿雙璧”,屆時,國貿的各個項目之間將會在空中和地下通過空中連廊和地下走廊相連。
國貿中心工程部總監朱瑞軍表示,國貿二期、國貿三期空中的連接通過在各個建筑的三層建設連廊實現,地下一層也可以互通互聯,這樣無論春夏秋冬、刮風下雨,人們都可以在三座建筑中無障礙穿行。
【看工序】
樓板放線誤差低至5毫米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建筑群歷經了三十年的開發建設,見證了CBD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國內建筑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國貿三期B座的外形為獨特的“竹節”造型。項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工程的施工工藝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將每一層樓板放線誤差從3厘米降低到5毫米,以確保工程進入幕墻安裝工序時,能讓大樓穿上合體的“外衣”。
【論環保】
制冷低能耗用“冰”當空調
國貿三期B座除了“身材”高,還運用了節能環保的高科技。朱瑞軍告訴記者,眾所周知制冷系統一般都是建筑中能耗最大的,而國貿三期B座的冷源則采用了冰蓄冷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用冰當“空調”。冰蓄冷系統會在晚上用電低谷時利用低谷電價,將水制冰。等白天氣溫高的時候,再用夜間制冰來制冷。這樣白天就可以基本不消耗電能。
此外,國貿三期B座已經獲得了美國綠色建筑認證委員會的LEED預認證。朱瑞軍說,在項目建成之后,委員會還要進行考核并授予最終認證。
北京晨報記者 王萍/文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