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的一位母親在38歲時喜得雙胞胎,不料孩子生下來后有缺血缺氧性腦病,七八個月時被診斷為腦癱。因無錢系統治療,如今已經5歲的雙胞胎兄弟不能說話、行走,只能長期臥床,近日在廣州一家腦科醫院接受治療。醫生表示,高齡產子是腦癱的高危因素,高齡媽媽一定要做好孕前檢查以及孕期和圍產期保健、檢查,盡可能將腦癱兒風險降至最低。
近日,廣西梧州的5歲雙胞胎兄弟鐘瀚軒、鐘宇軒被父母帶來廣州的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就醫。孩子父親鐘桂生今年49歲,母親李梓蓮43歲。李梓蓮說,她三十四、五歲才結婚,36歲時懷上孩子卻不幸流產,一年多后再度懷孕,當得知是雙胞胎時,夫妻倆喜出望外。懷孕兩個月后,李梓蓮辭去在超市的艱辛工作,回家養胎。她每個月都去醫院做產檢,懷孕34周時因血糖高住院待產,37周時剖腹產出雙胞胎。
雙胞胎出生后即被發現有缺血缺氧性腦病,在當地醫院的保溫箱里待了十幾天后才出院。40天時,他們回醫院做了兩個療程的康復治療。七八個月時,雙胞胎被診斷為腦癱。因家庭貧困,他們的治療斷斷續續,如今兄弟倆已經5歲了,卻都還要穿紙尿褲,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哥哥鐘瀚軒勉強能坐,不能說話,對外界反應遲鈍,時常有癲癇發作;弟弟鐘宇軒的情況更差,連頭都抬不了,只能終日臥床。
據廣東三九腦科醫院腦癱科主任王健介紹,雙胞胎患者的入院診斷為腦癱和癥狀性癲癇,患者有對外界反應遲鈍,有明顯的語言及運動功能障礙,目前主要通過藥物營養腦神經,促進腦功能改善,并配合康復治療,改善運動功能,促進語言功能發育。王健特別提醒,高齡產子是腦癱的高危因素,孕婦孕前應到相關醫院婦產科登記、建檔,在婦產科醫生的指導下做好孕期及圍產期保健、檢查,盡可能將腦癱兒風險降至最低。此外,一旦孩子確診為腦癱,要盡早進行系統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孩子爸爸要打工養家糊口,孩子的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身體不好照顧不了小孩,這些年來只能我一個人照顧兩個病兒。很多親戚勸我一早放棄就不會那么痛苦,但我怎會舍得?每天只有看到他們,我的心里才會踏實。我很擔心,他們大了,我會抱不動,所以我很希望通過治療能讓他們生活自理。”李梓蓮流著淚說,一家人都在吃低保,因為小孩之前斷斷續續的治療,家里已經負債十幾萬元,后續的治療費完全沒有著落。希望幫助這對雙胞胎的熱心人士可聯系李梓蓮的電話15507746654。(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胡譽懷)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