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添寶安心治療等待康復回家。
80后夫妻打工近10年 兒子患白血病掏空家底
溫暖862號
●溫暖訴求
面頰瘦削的黎偉新立在病床邊,妻子王海菊靠在一側墻角,兩人的視線都在6歲的兒子黎添寶身上。結束近十年的外出打工生涯后,這對80后夫妻返回農村老家,家中有個9歲女兒和6歲的兒子,他們憧憬著幸福的未來。孰料,去年5月中下旬,添寶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0個月,高達30余萬元的治療費,耗盡了家中所有的積蓄。今年9月,添寶病情復發,被診斷為睪丸白血病。等待他的是后續五期化療和骨髓移植。為籌借醫療費,夫妻倆殫精竭慮。
一家三口擠住5平方米租屋
逼仄的樓梯只容一人經過,上到三樓,一間只有5平方米的租屋,就是黎偉新在廣州的“家”。6歲的添寶正在埋頭寫作業,他希望出院時能跟得上同學們的進度。
這是靠近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的一處民居,窄小的空間里放一張床、一張小桌,一個木柜,幾無落腳之處。一家三口的雜物無處安放,只能在墻上釘些釘子,用塑膠袋裝好掛起來。逼近30℃的高溫,只能靠房頂上的掛式風扇降溫,媽媽王海菊一直在幫添寶擦汗。“樓頂的房租要便宜一些,是我從住院的病友那里打聽到的,還和房東講了好長時間的價。”黎偉新說,一年的租房合同今年7月到期后,他馬上續約。
添寶去年5月確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只能吃些清淡、未經煎炸的食物。“租房子住,就可以給他煮新鮮的粥飯。”父親憐惜地看著兒子,“化療之后害怕復發。這兒離醫院近,有意外可以馬上去看醫生。”
治療十個月后病情復發
添寶的病情一波三折。黎偉新回憶說,去年5月發現兒子的頸部長出指甲蓋大小的腫塊,還有發熱和咳嗽等癥狀,他馬上帶添寶去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檢查。“不到10天,小腫塊就長得像雞蛋大,結果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黎偉新難以置信,又送兒子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復診,再次確診白血病。他記得醫生的話,“醫生說,只要根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大約80%的兒童都可以長期生存,并且有治愈的可能。”這番話燃起了夫妻倆的信心,為了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治療,去年6月29日,一家三口趕到廣州,添寶入住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治療至今年4月下旬。黎偉新告訴新快報記者,80%的情況下,10個月的治療結束,再堅持一年半的藥物治療,只要期間病情沒有復發,就可以徹底告別白血病。
但意外偏偏發生在添寶身上,今年9月,孩子病情復發,10月10日被診斷為睪丸白血病。“壓力很大!怎么也沒有想到,添寶就成了那剩下的20%?”黎偉新痛苦地說。
兒子的堅強重燃父母希望
幾個月內,黎偉新的體重從130多斤降到100斤出頭,臉頰都深深凹陷,皮包骨的身架,讓衣服顯得非常不合身。妻子王海菊的體重也下降了近20斤。
“每天早上五六點起來煮粥,孩子怕感染,要保持環境和身體都清潔,所以一閑下來就要打掃衛生,或者給他擦洗身體。”王海菊長嘆一口氣,說自己最勞累的不是身體,是心,因為白血病患兒的抵抗力比正常孩子低得多,她無時無刻不在防范,擔心添寶被細菌、病毒感染,“我們雖然身心疲憊,但看到孩子樂觀堅強,我們就有了希望。”
小添寶天性開朗活潑,打針、腰穿、骨穿等等,疼痛難忍的情況下,都未曾哭鬧過。“記得在廣西第二次確診時,我和他爸爸都哭了。他看我們很傷心,也跟著哭。但后面化療,即便是最難受的時候,也沒再見他哭過。”化療期間,由于對藥物敏感,添寶反應劇烈,幾度徘徊于生死間,卻都頑強地挺了過來。
今年9月,一直吵嚷著要上學的小添寶,如愿回到老家報名上了小學一年級。“他和姐姐,每天都一起上學放學,可開心了。”想起姐弟倆背著書包的樣子,媽媽臉上有了笑容。
最后一期化療還需6萬元
可好景不長。9月28日,才在教室坐了三周的添寶,又因病情復發回到廣州。媽媽說,離開家時,添寶認真整理了課本和練習冊,背著書包才肯離開。在廣州的這兩個月,他一有時間就看書,寫作業,“他常常問我,什么時候能回去上學?”王海菊眼泛淚花。
治療仍以化療開始,計劃五期結束后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化療還得6萬元,移植手術現在真不敢想……”黎偉新說,數十萬元的移植費用很難籌到,而添寶的化療已經完成四期,本月底就要入院做最后一期化療,時間緊迫,費用仍無著落。
今年34歲的他和妻子從2003年到2012年,在廣東順德的小電器廠打工近十年。考慮到父母日漸老邁,兒女也不宜長期留守,夫妻倆三年前回到老家務農。“本想一家人團團圓圓,誰知道兒子會這樣?”治療至今,黎家的一點積蓄早已殆盡,還背負重債。“最初別人還能借出1萬元幾千元,兩三輪借下來,里里外外的親戚朋友,就只能掏出一兩百。”兒子情況稍好時,黎偉新也在廣州四處揾工,但打短工的微薄收入只能補貼房租和粥飯,根本負擔不了兒子的治療費。
【公益最前線】
慈善機構培訓
山區教師學習多媒體教學
鄉村教師公益秋令營活動近日在穗深兩地舉行。來自四川、廣西和廣東三地6所“唯愛跑”多媒體教室的17名鄉村教師,通過參訪教育機構、接受培訓、與非盈利機構負責人交流,收獲了豐富的多媒體教學知識與技能。主辦方表示,活動旨在開拓鄉村教師有關多媒體教學和多元化教育的視野,促進山區多媒體教室的永續使用,真正實現山區孩子與世界的互聯,公平享受教育資源。
活動由廣東省唯品會慈善基金會和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據了解,2015年,唯品會通過發起“唯愛跑”大型公益慈善跑活動,在廣東、廣西和四川建設了6間多媒體教室,讓孩子通過互聯網了解外界新興事物。考慮到山區教師在互聯網知識及多媒體應用上還不熟悉,“鄉村教師公益秋令營”活動因此展開。
公益機構 助力智障人士就業
從2015年5月始,天河區康園服務中心支持性就業項目在天河區轄內各街道心智障礙人士群體中展開,經過項目宣傳動員、服務對象篩選和評估、學術和能力系列培訓、社區實訓、企業實習、企業面試等一系列支持性就業過程,到目前,項目已成功幫助4名心智障礙人士上崗就業。
本版統籌: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本版文圖:新快報記者吳俊捷 潘芝珍
公益指引
●公益熱線 020-87776333
●公益QQ 800082020
●公益郵箱 xkb_gongyi@163.com
●公益說客
http://shequ.10086.cn/XKBshuoke
●公益新浪微博新快報天天公益
●公益賬號:中國農業銀行越秀支行賬號(036301040000267)
●賬戶名稱:廣州市慈善會(網上銀行轉賬請在賬號前加44)
注:捐款時請注明“新快報溫暖×號×××(受助者姓名)”,如“新快報溫暖1號吳再鋒”。如需捐款收據,請在匯款時附注捐款收據回郵地址、聯系人姓名及電話。請務必將銀行的轉賬回執傳真至新快報 (傳真:020-85180284),逐日登報明細以傳真為準,分批公示以慈善會到賬為準。
欲在移動終端完成快速捐款,可掃本版天天公益基金二維碼,進入微信或網頁快速捐助通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