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曼谷11月23日電(記者李穎明大軍)中國駐泰國大使寧賦魁日前表示,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將給中泰兩國合作帶來新的契機,促進中泰在良好的政治和民間關系基礎上,取得更多惠及兩國人民的合作成果。
寧賦魁出席泰國盤古銀行主辦的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機遇為主題的論壇時表示,中泰可以在農業、基建、新能源、超級產業集群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寧賦魁說,中國未來經濟將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鼓勵大眾創業,并以互聯網、節能環保、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領域為新的增長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繼續走開放共贏的發展道路。
他認為,“十三五”給中泰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深化中泰關系是兩國的戰略需求和現實需要,兩國可在產能合作上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更多對接。他舉例說,泰國農業資源豐富,也是支柱產業,中泰之間在農業領域深化合作前景可期。
未來十年內,泰國政府計劃投入巨額資金用于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在這一領域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在能源領域,泰國計劃到2020年將新能源所占比例從目前的13%提高到25%。中國在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能等新能源產業方面有著豐富的發展經驗。這些領域可繼續挖掘互利互補的空間。
他還說,泰國正大力推動跨境經濟特區、超級產業集群的建設,中國也將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積極參與這些區域的建設。
中泰兩國互補合作發展迅速。統計數據顯示,中泰雙邊貿易額在2014年達到726億美元。中國是泰國最大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最大游客來源地。而泰國是中國在東盟內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圖景中顯然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中泰相互投資不斷增長,每年雙向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