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訊
早盤大盤震蕩走高,截至發稿,滬指漲0.27%,創業板指漲逾1%;盤面上看,嬰童概念、傳媒娛樂、養老概念等漲幅居前,船舶、充電樁、藍寶石等跌幅居前。
對于后市,申萬宏源認為,兩市圍繞中長期均線來回爭奪,后市將有方向性選擇出現。市場該跌不跌,但該漲也補漲,體現出明顯的博弈特征。滬指主要圍繞年線波動,時上時下;深圳市場主要圍繞半年線震蕩,來回拉鋸。由于滬指年線本身是在上移過程,因此,多方如果想持續站上年線,需要投入更多的增量資金;而創業板指近期震蕩放量,多空分歧開始加大,已經出現多個權重個股,確認反彈次高點后,大陰線殺跌。總之,目前市場正處于選擇中期方向的關鍵時刻,多空爭奪比較激烈。建議投資者逢高賣出累計漲幅較大的股票,保持主動性和靈活性。
目前市場的水位很難吸引大批增量資金。從目前的估值水平看,對場外新增資金的吸引力仍然不夠。一方面,中小創的估值水平過高,且多存在老資金把守運作。
而大盤藍籌方面,銀行在股災期間沒怎么下跌,屬于最抗跌的品種,更有浦發銀行等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品種,對新增資金難有很大吸引力。所以,除了像券商這樣年內跌幅最大的行業會有資金進去抄底之外,整個市場的其他股票的吸引力不大。但隨著券商的補漲,后續可挖掘的品種就逐漸減少了。
方正證券則認為,近期,很多股票雖未出現大幅上漲,但卻構筑了長期底部形態,且底部構筑的非常扎實,中短期均線也開始多頭發散排列,股價上漲有一觸即發態勢,這些股票的后市表現,不但有助于制約大盤回落空間,也將為后市大盤運行,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大盤中期穩定格局不變,本周有望先抑后揚、小步快走、震蕩盤升。操作上,買跌不追高,逢低關注互聯網+醫療、券商、創投概念及低價藍籌及底部形態較好股,回避高價高估值題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