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攜程、新浪、微博等公司相繼公布三季報,中概股互聯網公司的三季度財報已出大半。從數據來看,多數公司三季度增長中規中矩,其中尤以移動端的超額增長最為亮眼。與此同時,以阿里收購優酷、百度攜程換股為代表,資本的跨界聯動暗流涌動。
移動端占比均過半
在剛剛結束的“雙11”促銷中,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各大電商移動端銷售占比均超過六成,三季報充分反映了這一點。綜合三季度各家財報數據來看,移動端銷售占比均已達到五成以上。
阿里在天貓快速成長助推下,集團第三季度收入221.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2%。經過調整非會計準則下的利潤達92.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交易總額(GMV)達71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阿里巴巴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單季度增長3900萬,創今年以來新高。
京東第三季度凈收入達到4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GMV達到1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5年第三季度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訂單量約占總完成訂單量的52%,同比增長超過210%。
此外,唯品會2015年第三季度凈營收達8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63%;凈利潤同比增長90%至3.17億元人民幣。特別是移動端交易額占比繼續增至79%,遠高于去年同期的57%。
非電商板塊中,移動端收入也漸成主流。其中,獵豹移動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其中,移動收入達到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移動收入占比近七成,全球移動用戶快速增長及移動廣告變現是主要原因。
網易2015年第三季度凈營收66.72億元,其中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為52.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4.50%。其最大亮點在于手游的爆發增長,其貢獻的營收在游戲業務總營收中的占比已經達到53%。此外,新興跨境電商網易考拉海購在移動端的銷售占比達到75%以上。
新浪第三季度凈營收2.263億美元,同比增長14%。微博第三季度凈營收為1.247億美元,同比增長48%;實現凈利潤145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凈虧損670萬美元。9月份移動月活躍用戶占比為85%。2015年9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DAU)為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0%。公司廣告收入中的64%來自移動端。
此外,百度總營收同比增長36%達到183.83億元人民幣,其中移動營收占比上升至54%,高于前兩個季度的50%以及去年同期的37%。
資本跨界合作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公司之間的資本聯合正在加劇,其中部分前期投資已經在三季報中有所體現。
以攜程為代表,公司第三季度的凈營業收入為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凈利潤達到24億元,相比2014年同期的2.17億大幅增長,其中之前對于途家的調整投資收益超過了20億。
據財報披露,由于途家第三季度成功完成新一輪融資,攜程作為戰略投資者,不再保持途家控股股東的身份,因此不再并入途家的財務報表。對于OTA領域其他公司的投資估值上升,攜程表示,這些價值暫未反映在攜程目前的財務報表和數據中,但也意味著公司未來發展和估值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和潛力。
就在10月,攜程與百度通過換股實現控股“去哪兒”,目前業務合作仍在進一步推進之中。同樣,與之結盟的百度在突破傳統搜索優勢基礎上也加大了O2O領域的投資布局。
今年三季度以來,百度相繼投資了母嬰電商蜜芽、食品電商中糧我買網以及跨境電商菠蘿蜜三大平臺。根據最新三季報,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和去哪兒構成的電商化交易總額達到6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9%。
不僅如此,百度也在加大與A股公司的合作,包括與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銀行發起設立直銷銀行百信銀行等。
隨著OTA的深度整合,藝龍也在今年8月宣布收到了騰訊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后者計劃以每股18美元的價格收購騰訊、攜程和鉑濤之外其他的藝龍公眾股東的全部流通股。2011年騰訊曾以8400萬美元投資藝龍,獲得其15%的股份。騰訊今年三季報營收同比增長34%至265.9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2%至74.45億元。
阿里方面,繼向優酷土豆公司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要約,擬現金45億美元全面收購優酷土豆剩余全部股份外,與微博的收購傳言也在發酵,新浪微博首席財務官余正鈞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表示,阿里巴巴對新浪微博的持股比例大約是30%,關于阿里巴巴是否會全資收購新浪微博,目前并無實質性的消息公布。
根據最新財報,微博的非阿里來源廣告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0%。微博與阿里的業務合作協議談判還在進一步協商中。
一個細節是,截至2015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56.91億元人民幣,同時在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團由運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達136.24億元人民幣。攜程現金及短期投資余額為173億元人民幣。騰訊現金凈額為人民幣212.39億元。資本跨界聯動合作仍存在空間。(溫婷)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