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巨無霸”仍停泊在黃岐鎮一處港灣
東南網11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江方方/文 關銘榮/圖) 今年6月初,福州連江黃岐鎮赤澳村漁民“奧弟”和一起出海撈螃蟹的同伴們,在臺灣海峽撿回一艘大駁船,花了6天時間拉回了連江黃岐鎮。經過本報報道后,一印尼華僑船主很快現身,并確認船是自己的。但這事過去快半年了,這艘船仍未物歸原主。
昨日,海都記者再次走訪了黃岐鎮赤澳村。除了把船拖回來的赤澳村漁民外,附近村民稱停在港口的大船毀壞了他們在海里養殖的海產品,也索要賠償。船東方面再次聯系本報表示,“面臨巨額贖費,很無奈”,希望當地政府能夠介入調解。
船東方面:希望部門幫助調解
船東方面代表李先生昨日上午10點到達福州,他告訴記者,船東是一印尼華僑,為了這事,也專程從國外趕來福州處理這事。李先生介紹說,聯合阿迪塔瑪薩姆德拉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已向印尼當地保險報失,保險也已介入。“談了幾個月,說好賠償給把船拖回的漁民們100多萬元,保險都準備賠償了。”李先生無奈地說,誰知半路又殺出了個程咬金。
“附近村民也提出賠償。”李先生說,這些村民稱,他們養殖的海蠣等海產品就在輪船停放處附近。前段時間臺風來臨時,輪船隨風漂蕩,打壞了他們養殖海產品的圍欄,養殖的海蠣等海產品也沒了。
李先生說,當地邊防所已幫忙調解,但也沒有調解成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助調解。”
對此,邊防部門有關人員回應,這已超出邊防的職責范圍,必須由當事雙方協商,或是由當地政府來做工作。
駁船停泊近半年 甲板出現了銹跡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來到了黃岐鎮。歸屬于聯合阿迪塔瑪薩姆德拉股份有限公司的ADITAMA6駁船仍停靠在黃岐鎮港口,船身在水中有些傾斜,看起來也不如幾個月前那么嶄新。記者注意到,甲板上已經出現紅銹。目測在離駁船兩三百米遠的地方有圍欄,當地村民說,圍欄里養殖海蠣、海帶等海產品。
黃岐鎮赤澳村村民介紹,“奧弟”等漁民都屬于當地林金勇船舶公司,這個公司有幾個合伙人,一共大約10艘船,專門出海撈螃蟹。“和船東談賠償的是公司里的‘七哥’(音),問他最清楚。”
昨日,“七哥”在接受海都記者采訪時確認,與船東方面談好的價格為140多萬元。“時間有點久了,具體數字有點記不清了。”“七哥”說,大約是拖回輪船的油費、拖船費用、工人費、誤工費、錨及繩索等費用。
“但現在問題出在輪船把附近養殖的海蠣破壞了。”“七哥”說,這個是其他人索要的賠償,船東自己要去談,和他無關。
律師說法
海產品被毀壞 一方須舉證
對于“七哥”的說法,船東方面代表則認為,對于海蠣等海產品被破壞的賠償應該由拖回駁船的漁民們負責。
福建國富律師事務所魏寶律師表示,按照法律,撿回他人財物,有義務保管好他人財物。這其中自然包括保管時不能損害他人利益。因此,應該由拖回駁船的一方負責對破壞的養殖海產品賠償。“但如果屬于拖船時難以避免造成的損害,拖船的一方可以要求船東支付相應賠償款。”海產品被破壞的一方必須舉證海產品確實是被該輪船破壞,并且舉證被破壞的具體損失。“否則即使告到法院,也不會得到支持。”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