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訊
周五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修改,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該方案自11月23日起實施。消息一出,富時中國A50指數一度跌約2.5%。
對此,上交所稱,近期,隨著市場回暖,融資規模和交易額再次快速上升,部分客戶追漲行為明顯,融資買入漲幅高、市盈率高等高風險股票金額較大。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范系統性風險,有必要實施逆周期調節,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適當降低杠桿水平,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兩融余額隨著大盤回升實現反彈,截至11月12日,兩融余額為1.17萬億,較9月底增長28.64%;融資買入額為1538.07億元,較9月底瘋漲371.19%。
另外,據細則,此次調整僅限于新開融資合約,此前已存續的融資融券合約仍按照調整前的相關規定執行。投資者不需要因此次調整追加保證金或平倉,已存續的融資融券合約可以按照相關規定以及合同約定辦理展期。簡單來說,融資保證金比例上調僅針對增量,不涉及存量。
對于上交所、深交所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至100%。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點評稱,這是合理的,利于風險管理,利于投資者保護,該措施不會改變從嬰兒底以來的慢牛格局
實際上多家券商已出手平衡兩融
在交易所尚未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修改前,實際上已有多家券商相繼調整兩融擔保折算率和警戒線。
平安證券11月10日公告表示,自11日起,將兩融業務警戒線調整為150%,平倉線調整為130%,新設緊急平倉線為115%。而調整之前,警戒線和平倉線分別為160%、140%。
同日廣發證券也公布兩融業務調整方案,擬恢復部分標的證券及可充抵保證金證券資格,其中興蓉環境被恢復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資格,華中數控、啟源裝備等公司被恢復擔保證券資格。
另外,中信證券已率先從11月2日大規模上調了逾700只兩融標的折算率,從原來的0.5上調至0.7。11月4日,中信證券又上調了40只中小創和36只滬市兩融標的股折算率,上調后的擔保折算率分別在0.2至0.4之間。
而在此之前,多家券商實際上已經執行了1:1的杠桿限制,此次規定是明確了這個限制。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就目前A股市場而言,兩融余額占到流通市值約3%,兩融交易量占市場總交易量約15%,已步入警戒區,適當調整十分必要。成熟市場兩項比例分別不超過3%和20%。
這些個股或成為地雷
上交所提及“部分客戶追漲行為明顯,融資買入漲幅高、市盈率高等高風險股票金額較大。”記者統計發現,下述16股10月份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50%,市盈率超過100倍,且融資買入額累計超過50億元。
相關知識: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計算公式為:融資保證金比例=保證金/(融資買入證券數量×買入價格)×100%。融資保證金比例決定了客戶融資買入交易的杠桿率。
例如,當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時,客戶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200萬元買入證券,該筆融資交易的杠桿率為2倍。而當融資保證金比例提高至100%時,客戶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只能向證券公司融資100萬元買入證券,此時融資交易的杠桿率為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