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訊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厲以寧13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表示,在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工業化繼續推進,大力發展農業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縮小城鄉的差距的同時,通過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技術創新,我國GDP保持6%-7%增長率是可以做到的。
厲以寧認為,在新常態之下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要繼續實行工業化,讓高端的制造業發展起來,要扶貧開發,讓農民既把經濟搞得更好,而且環境也能夠不斷提高。這里關鍵還是要轉變發展方式。
厲以寧指出三點建議,第一個是一定要加快結構調整,結構調整是能夠實現工業化的戰略。第二,第三產業還要繼續發展,第三產業不發展,不可能在后工業化時代有較大的進展。這里需要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因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才能把消費當成一個主要的增加GDP的方式。第三,中國的農業還大有前途,中國的農業不像發達國家一樣已經走到了已經差不多的頂點了,中國的農業很多地方需要扶貧開發,就是加快城鄉差距的縮小,并且能夠使農業真正走向農業產業化的道路。
厲以寧認為,當前整個經濟實際上已經開始向后工業化在轉變了。維持高增長不符合經濟規律,GDP增速現在保持6%—7%,將來基礎更扎實,即使在5—6%之間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