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電商狂歡節,是剁手黨們瘋狂“買買買”的日子。11月11日,也是年輕人口中的光棍節。昨天,寧波共有912對新人登記結婚,正式“脫光”(年輕人對“脫離光棍隊伍”的戲稱),也有51對夫妻在這天辦理了離婚手續,回歸“光棍”狀態。2014年和2013年的“雙11”,寧波登記結婚人數分別為1230對和753對。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和父輩、祖輩相比,越來越多的都市年輕人寧可“剩”著,也不愿意為了結婚而結婚。他們中,也有不少人享受單身狀態,打算做個“不婚族”。
記者 王穎
現場
準老公在核對材料,女孩忙著“買買買”
“我們材料帶齊了噢。身份證、戶口本、這是原件、這是復印件。”窗口前的等候處,一個戴眼鏡的男生邊把文件袋里的材料拿出來核對邊自言自語。
他身旁,是個嬌俏的女孩子,化著淡妝,黑眼圈明顯,正低頭在手機淘寶上“買買買”。
“你看,氣球我們是選200個的套餐,還是自己混搭顏色啊?還有優惠券可以領。”一邊看著淘寶頁面,女孩子一邊低聲咨詢。
女孩子不好意思地和記者自嘲:“我就是千手觀音,怎么剁手都還要買的剁手族。昨天晚上已經買了好多,剩下的,都是矛盾要不要買,好糾結啊。”
“買吧,不買你也不舒服。今天領證,買些慶祝一下。”準老公寵溺說。這名綽號“丁滿”的女孩子笑得開心。她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雙11”戰績——已經買了30多單了。很多都是為新家和元旦婚禮準備的,比如燃氣灶油煙機套餐、喜糖、禮服、旗袍等。
記者留意到,等候處的準新人中,幾乎一半的準新娘正開著手機淘寶頁面。
三對好朋友都選擇在11月11日“脫光”
“我昨天晚上買到一點多,他睡了,我還在買。現在該買的都買好了。”排在15號的王小姐氣定神閑地說。
雖然前一晚的奮戰有些累,可她還是和未婚夫早早來到了婚登處。“我們認識兩年多了,特地選在今天來領證,正式‘脫光’,告別單身。”
更甜蜜的是,王小姐有兩個“閨蜜”。其中一個去年光棍節領證,另一個好朋友也在今年雙十一領證。“我們3個家庭可以一起過結婚紀念日。”
窗口工作人員說,和其他登記結婚的“大日子”不同,“雙11”的高峰要來得晚一些,“像七夕、情人節,大家都趕早來領證。‘雙11’要上午十點后人才多起來,估計和昨天晚上搶貨到深夜有關。”
昨天下午4點多,海曙區婚姻登記處還不時有新人帶著甜蜜的笑容來領證。“平常的日子一般是10對左右,今天增加了五六倍,在光棍節脫單,時下的很多年輕人會覺得比較有意義。”婚姻登記處負責人說。
關注
“我不是剩女,只是不想為婚而‘昏’”
昨天,有眾多情侶幸福“脫光”。可是,你可能也注意到,身邊的晚婚群體似乎越來越多了。
在80后、90后的父母一輩,“為了結婚而談對象領證”的不在少數。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不再愿意這樣。他們有的仍期待愛情到來,憧憬婚姻,但不熱切,更多地是安靜等待。甚至有的人打算做個“不婚族”,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金小姐是寧波一家日企的主管。她的英文名是King,一看就是走御姐風的。她1978年生,沒有戀愛或“脫光”的打算。
“很多人會評價是剩女。我覺得自己不是剩女,只是不想為了結婚而昏頭昏腦地就結婚了。為什么到了年紀,就要水到渠成地去結婚,按部就班地生活?我覺得自己這樣的狀態很好,很輕松,不用去遷就一個人,不用去背負責任。”金小姐的父母感情幸福,她也并不恐懼婚姻。談過兩次戀愛,分手了也不難過,談不上受過感情的傷。身邊的人,總是“催婚”。她打趣說:“從父母到辦公室的大姐們都恨不得‘晚上送我進洞房,明天送我進產房’。10年前,我媽還指望我給她找個完美女婿。現在,就算帶個流浪漢回家,只要是男的,她都會歡天喜地吧。”
調查
不到3%“中級剩客”
愿意為結婚而結婚
此前,寧波市婦聯聯合媒體做過一次單身青年婚戀狀況調查。900位平均年齡在29.53歲的單身一族,也就是網絡上說的“中級剩客”參與調查。他們中,真正愿意為結婚而結婚的人只占2.76%,絕大多數人把婚姻品質放在第一位。
為什么還單著呢?他們給出的主觀原因依次為:追求完美、不愿過早成婚而流于平庸、不嫁條件不如自己的、不知道如何談戀愛、不愿為婚姻犧牲事業、上一段感情經歷造成陰影。
寧波市總工會做過一項面向5000名青年職工的婚戀調查。市總工會負責這項調查的工作人員這樣總結:“社會競爭壓力上升擠壓青年職工的交友空間。”
他分析道,婚戀需求和社會壓力的矛盾,使得青年男女“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為了獲取更多發展機會和上升空間,往往要擠占更多個人閑暇時間,以有更多精力專注于工作、學習,致力于事業發展,個人成長進步。其直接結果往往是戀愛社交、婚姻家庭為工作事業讓路。有些青年職工將事業和婚姻對立起來,顧此失彼,錯失婚戀黃金期。
建議
對身邊愿意單身的人
應該多些寬容理解
的確,沒有人規定,到什么年紀了就得戀愛、結婚、生孩子。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都有自己婚戀觀、生活方式。對身邊愿意單身的人,我們的確應該多些包容和理解。
有時候,哪怕是善意的關心,在他們看來,只是聒噪和負擔。采訪中,“不婚族”普遍反映,最怕親戚聚會時,一眾七大姑八大姨等已婚婦女各種催。比如許先生,為了躲開親戚聚會時被狂轟濫炸,這幾年春節都會“逃”到國外旅游。
不過,單身的你,如果你并非打算一直單下去,仍然憧憬愛情和婚姻。也建議你,莫負青春,及時行動。寧波的金牌紅娘康裕定說:“別太挑,別老想著上算。25歲時,你對那個人挑剔得很。等35歲時,你再想找那人,卻是來不及了,往往只能找更失算的。而且,家庭和事業其實不矛盾,還能相互促進。”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