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葉惠娟
重慶商報訊 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俗稱中風,是一個具有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讓人堪憂的是,年輕人中風的病例正在逐年增加,最小的只有12歲。
12歲男孩腦中風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腦卒中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國高出一倍。我國第三次國民死因調查結果表明,腦卒中已升為中國第一位死因。近二十年檢測結果顯示,我國腦卒中年死亡人數逾200萬,年增長率為8.7%,并呈年輕化趨勢。
西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康寧教授告訴記者,今年截至目前,該科已收治腦卒中患者共1841例,其中50歲以下的患者就占了36%。
“近年來,在腦卒中患者中,中青年人越來越多,其中最小的腦中風患者只有12歲。”陳康寧介紹,這個男孩被送到醫院時,已經神智不清,不停抽搐。“誰能想到,腦中風竟發生在一個孩子身上?”檢查結果陸續出來,人們能想象得到的并發癥,都集中在這個孩子身上:肥胖、高脂血癥、II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腦部磁共振顯示,這個孩子的頸動脈、腦動脈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狹窄。如果是一位不知情人看到這張片子,肯定想不到這是一個12歲孩子的血管。醫生后來了解得知,孩子平時喜歡吃甜食,每頓飯只吃肉,很少吃蔬菜。
中風逐年低齡化
陳康寧介紹,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病的總稱,包括腦血栓、腦出血等,動脈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腦卒中有著“四高”的特點: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高復發率。腦卒中有8大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煙民、血脂異常者、少運動者、明顯超重者、有腦卒中家族史者。
為何中風逐年低齡化?陳康寧分析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會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三高”發病的低齡化則導致中風提前。其中高血壓是導致腦卒中的“重中之重”,對腦卒中的“貢獻”達到了37%。很多次要因素都是先轉化為高血壓,最終形成中風。很多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堅持認為自己身強體壯,不需要用藥,結果導致了腦卒中過早發病。
陳康寧稱,從現在一些老年病年輕化的現象看,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因素,腦卒中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關系。
飲食要避免“三高”
陳康寧說,很多人對飲食的味道很挑剔,但對吃進嘴里的東西是否健康卻不關心。現在40歲左右的人常在外應酬,飲食結構不合理。餐館里的菜多為“高油、高鹽、高糖”的“三高”食品,經常吃這些不健康的東西,會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陳康寧提醒說,重慶人吃飯喜歡“重口味”,這也要引起注意,長期吃“重口味”的食物,對健康會有一定危害。正確的吃法是要葷素搭配,盡量避免“三高”食物,多吃清淡食物。
少熬夜適量鍛煉
陳康寧還告訴記者,現在各個年齡段的人比起以前,運動量少得可憐。上班族長時間伏案工作,天天面對電腦、手機。長期的勞累和經常性的超時工作,工作之后又長時間熬夜,容易造成身體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各種疾病。
陳康寧支招說,正確的做法是每周保證適時的戶外運動,規律作息。比如英國就曾推行過一種全身心健康運動,提倡每周保證至少3次運動,每次不少于30分鐘。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