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這是國家領導人10月20日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的一句話。梳理近兩年來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不難發現,創業創新是當之無愧的高頻詞。有媒體盤點,近兩年來,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先后圍繞創業創新出臺了20多項政策,地方政府也出臺了2000多項相關配套政策。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創業創新的熱潮。10月19日,受國務院指示,首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北京拉開帷幕。
國家領導人在本屆“雙創周”的即席發言中,再次肯定了創業創新在推動國民經濟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評價“雙創”為保就業的“重要支撐”。創業創新,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創業創新的典型代表,鈺誠集團合伙人會議主席丁寧此前曾在中國政府網、中國網絡電視臺聯合發起的《發現雙創之星》大型主題系列活動中,作為創業創新榜樣受邀出席并作主題演講。此次,鈺誠集團再次受邀參加“雙創周”活動,向政府及社會各界集中展現了鈺誠集團的創新成就。
十年不變 創新為本
回顧鈺誠集團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創新一直是鈺誠集團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鈺誠集團合伙人會議主席丁寧,17歲創業,以互聯網商業貿易(B2B)模式起家,先后涉足鐵路專用五金、金屬表面預處理材料、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國際金融及國際貿易等領域。參與了60多項國家發改委、國家火炬計劃研究項目,獲得了近百項技術專利。旗下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公司在外資系融資租賃公司中位居前四,是全國最大的融資租賃公司之一。其支持創辦的e租寶已成為覆蓋全國的專業化、標準化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平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具有較大影響力。目前正在建設以云計算、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的雷云系統,并與華為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如今的鈺誠集團,已成為一家以創新與發展科技金融為主軸,以建設國際區域經濟自由港、國際安保服務與咨詢產業為兩翼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在此前“發現雙創之星”活動的主題演講中,丁寧曾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與所有創客共勉。丁寧的這種極富韌勁的創新追求為鈺誠集團注入了創新精神,促使鈺誠集團不斷前行,從安徽蚌埠走到北京,走到東南亞,走向國際。成為創業創新的典范。
模式創新 從零到一 從一到無窮大
此前,PayPal創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資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新書《從0到1》闡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創新不是從1到N,而是從0到1。”這與鈺誠集團的創新之旅不謀而合——以極小的切入點出發,通往更廣闊的商業天地。
十幾年間,鈺誠集團從最初的商貿公司到如今的全球化企業集團,其跨越式的成長,正是通過模式創新,不斷實現發展裂變的過程。
以鈺誠集團在東南亞的實踐為例,今年5月,鈺誠集團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建設并運營了鈺誠東南亞自由貿易區和東南亞聯合銀行。根據鈺誠集團的總體規劃,鈺誠東南亞自貿區將融合多方力量,帶動離岸金融、特色生態旅游、高科技種植業、養生醫療、3D打印產業、機器人制造業等一百余個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全面改變當地產業短缺的現狀,提升產業發展高度,帶動東南亞地區和中國邊境城市的經貿共贏,形成具有輻射效應的區域產業大集群。
鈺誠集團在東南亞自貿區的實踐,跳出了“圈地建廠”的固有模式,通過自貿區的建設,實現了金融、貿易、融資租賃等全方位的跨界和融合。
金融創新 以金融驅動海外投資
在“互聯網+”變革時代,國家層面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互聯網+”發展,同時,企業積極探索金融創新形式,共同推動互聯網金融成為傳統金融業的補充。
金融創新,已成為一種席卷全球的新潮流。鈺誠集團的全球化發展戰略,也以金融創新與實踐作為切入點。
今年5月,鈺誠集團斥資1億元在緬甸開設了東南亞聯合銀行佤邦分行邦康支行,這是緬甸第二特區(佤邦)設立的首家商業銀行,將經營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各類現金管理、企業貸款、項目融資、跨境融資及離岸金融等金融服務,旨在為日益擴大的雙邊、多邊經濟交往活動提供安全的金融服務,從而促進中國和緬北之間的投資和貿易金融往來,為整個緬北經濟的發展和中緬邊境的經貿往來,注入新的活力。按照計劃,東南亞聯合銀行將在未來一兩年內成立6家分支機構。
與以往中國企業走出去時多采用投資建廠、消費品制造等較為粗放的方式相比,鈺誠集團以金融資本帶動區域發展的投資切入形式,顯然是一種更高格局上的戰略選擇。
乘著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之勢,鈺誠集團還創新性的將互聯網金融與融資租賃結合,傾力打造了基于融資租賃債權轉讓的互聯網金融平臺e租寶,如今,該平臺作為創新金融的典型范本,已贏得數百萬投資者的青睞。此種創新金融也將在鈺誠集團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科技創新 企業成長的不竭動力
此前,一篇《美國已進入“新硬件時代”》的文章曾在中國引起廣泛的討論,文章指出美國科技巨頭都在布局圍繞硬件的產業。除搜索外,谷歌眼鏡、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谷歌智能機器馱驢都已面市;亞馬遜正嘗試利用多軸無人飛行器送快遞;AUTODESK利用3D打印機打出來的假肢讓殘疾人變成了炫酷人群;FACEBOOK用虛擬設備讓年輕人體驗“真實世界”。埃隆·馬斯克造出純電動車“特斯拉”后,又開始玩可回收火箭和制造“超級電池”;而蘋果用智能手機在引領了“新硬件時代”后,又推出了智能手表。科技創新引領的新硬件時代正在到來。
事實上,在中國也是如此,科技創新始終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創業創新的驅動力。從工業革命至今的歷次變革已經向我們證明科技創新的巨大價值。鈺誠集團也是科技創新的踐行者。鈺誠集團下屬的實體公司中有兩家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產業示范基地,生產的的鐵路專用五金和金屬表面預處理材料分別占據國內30%、80%的市場份額。丁寧曾表示,鈺誠集團始終將創新當作推動集團發展的重要引擎。無論是融資租賃業務的“跨境租賃通”,還是鈺誠集團正在自主研發的首款智能終端“鉑鈺手機”、“鈺誠e信”金融APP應用軟件、雷云系統,甚至是其支持創辦的e租寶,都在彰顯著對創新的不懈追求。
鈺誠集團一直以“金融服務全球 科技共贏未來”為企業使命,始終保持對于科技發展的敏銳洞察,通過科技創新不斷驅動企業發展。
這是一個創業創新的年代,無論是社會氛圍、融資環境、人才素質,還是國家各種扶持政策,都已產生成效。鈺誠集團十幾年的發展也同樣證明,優秀的企業,不會被埋沒,有理想的企業,更有機會創造成功。
鈺誠集團北京雙創周活動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