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力推進,處于創新創業一線的“創客”群體融資需求日益提升。但“創客”和他們的項目分布散、實力弱、前景不明,金融服務的對接存在難題。10月29日,浙商銀行 “雙創”系列貸款,亮相第十一屆北京金博會。
?在杭州浙大科技園開了一家科技公司的80后“創客”小丁,從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設計開發。隨著創業規模擴大,資金捉襟見肘,他試著到一些銀行申請貸款,但因“無房無車”,多次被拒絕。直到2015年6月,浙商銀行全新推出了“雙創”系列貸款。小丁成功申請到了浙商銀行30萬元“雙創”系列信用貸款。
?“這筆貸款沒有要我任何擔保,只要我們提供可行的創業計劃書。”小丁對記者說。
?浙商銀行推出的 “雙創”系列貸款,首期包括“創業助力貸”、“雙創菁英貸”、“圓夢?創客貸”三款產品,分別為小微企業、高層次人才、年輕“創客”提供貸款產品的私人訂制,實現“智慧變現。”
?其中,“創業助力貸”被認為是“模式變現”,適用于有轉型升級需求、擁有相對完善商業計劃的企業或個人,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授信期限最長5年;“雙創菁英貸”則適用于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包括但不限于躋身國家千人計劃、省千人計劃的高端人才,憑個人信用即可申請,貸款額度最高300萬元,授信期限最長3年,堪稱“榮譽變現”;而“圓夢?創客貸”則類似“學位變現”,專門為新興產業中的初創者量身打造。憑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證明、入駐夢想小鎮等科技產業園區證明、創業計劃書等材料,創客們即可申請辦理,貸款金額最高75萬元,授信期限最長1年。
?截至2015年9月末,浙商銀行共計為202戶小微企業發放“雙創”貸款2.80億元。
?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是我國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經濟形態,對銀行來說,這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這不僅是銀行要支持的事業,而且是銀行自身開拓新市場,獲得新發展的機會”。
?針對“雙創”金融服務中的風險把握,劉曉春認為,應按商業原則,在深入研究雙創中不同業務模式特點的基礎上,精準確認風險節點,設計信貸產品。“銀行以收益覆蓋風險原則設計產品,不簡單考核不良率和追究責任。”
?根據初創型企業特性,浙商銀行對于“雙創”系列貸款的資金用途、還款及擔保方式,做了全面創新。貸款資金既可用于日常經營及購置固定資產,也可用于購買專利、引進人才等智力投入。還款方面,浙商銀行設置的還款寬限期最長可達三年。同時,企業還可在前期選擇按期還息無需還本,待到企業運營周轉穩健、還款能力逐漸增強,再轉為按期還本付息,以此減輕日常還款負擔。至于擔保方式,“雙創”系列貸款針對輕資產企業的特性,主動嘗試信用擔保業務模式,小微企業無需提供抵押物即可向浙商銀行申請貸款。在信用擔保為主的基礎上,浙商銀行創造性地引入道義擔保。與第三方擔保收取擔保費不同,道義擔保不要求擔保人承擔信用風險,僅作為防范道德風險的措施,借款人無需支付任何擔保費用。
?此外,浙商銀行還將與科技園區、孵化器、風投等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引入知識產權質押、債權投資、“橋隧”模式等,提供覆蓋創業創新小微企業成長各階段的個性化、全過程融資服務。
?據悉,浙商銀行近年來確立了成為“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臺、最具競爭力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兩最”總目標和全資產經營戰略。目前,該行總資產已突破1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存貸款增速分別位居全同性股份制銀行第1和第2位,不良貸款率持續保持低位。
?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