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頭條)邁向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圖景展望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車玉明、趙超、劉錚、陳煒偉)如果可以穿越時空,展望5年后的中國,全面小康社會建成后的城市鄉村、山山水水,生活在其中幸福的人們,將構成怎樣一幅動人的圖景?
如果把通向這一動人圖景的5年描繪成一幅連續的歷史長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將是其中突出展示的內容。
小康夢想,離我們從未如此之近。中華民族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新藍圖——國家更強盛,人民更幸福,中國將呈現世所矚目的全新面貌
?。叮梗ァ笆濉笔展僭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但經濟運行整體平穩趨勢沒有改變。”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評價說。
全面小康,意味著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富足,而發展是前提、基礎和關鍵。
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穩定保持中高速增長——
當前,世界經濟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蕩,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通過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也說明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
發展決不囿于速度,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發展才是關鍵??v觀經濟發展史和世界強國興衰史,轉型升級是永恒的主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十三五”時期,工業將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城鎮化將從規模城鎮化走向人口城鎮化,消費結構將從物質型消費走向服務型消費。
“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后,將步入一個更加穩健、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新的發展階段?!眹医y計局局長王保安說。
未來5年,全面創新將風起云涌——
創新是發展進步的靈魂,是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破除一切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十三五”時期的中國有望進入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突破期”。
德國《商報》評論指出,新的5年,中國不想再僅僅充當世界其他地方的工業區,而想成為知識導向型的高科技工業大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三五”將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創新土壤將喜獲豐收,還會引領全球創新潮流。
“十三五”時期,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提升,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的話語權加大……一切有利于創新的要素將加快匯聚。
未來5年,生態文明將蔚然成風——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笆濉睍r期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沖刺期”。
到2020年,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將成為流行的理念,節約資源、綠色生活將成為大眾的選擇;破壞生態將受到嚴厲的處罰,浪費資源將遭遇普遍的譴責……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文件,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指明方向,描繪藍圖,作出全面部署,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將不再遙遠。
未來5年,幸福感獲得感將更為強烈——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注社會公平,實現安居樂業,尊重人的價值,“十三五”中國將進入民生建設的“升級期”。
“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這些快要退休的人大都只有一個子女,希望今后在建立多種養老方式前提下,利用郊區閑置的培訓中心、度假村等,開辦更多養老院,讓我們過上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北本┦姓汀笆濉币巹澰诰W上征求公眾意見時,一位市民留言說。
從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從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到更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從實現公平正義到提升社會流動性……
“物質層面發展到一定程度,讓公眾更多在精神層面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將成為主流理念?!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說。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梢云诖氖?,日益凸顯的以人為本,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必將使中國走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美好明天。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