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支持謝娜的網友則覺得,謝娜這種主持人開創了另一種綜藝的主持風格,因為她真性情敢說敢笑也敢做,觀眾看著很過癮。不管褒貶,謝娜本人的心態倒是歷來很好,這一次針對網友提出的這些質疑,她也作出了回應。
1.“第一場錄完我就大哭了一場”
沒有何老師真的不習慣
昨晚謝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第一次錄制《娜就這么說》就狀況頻發,錄完她回到房間大哭了一場,“很沮喪。”謝娜說,自己是一個特別懶的人,不愛看臺本,因為搭檔的主持會去做準備,而多年來都與何炅等人搭檔,讓自己十分習慣這樣的安全狀態。
經過前兩期的“熱身”,她才漸漸找到了節目中脫口秀的定位,“我在美國的時候聽過很多脫口秀,他們有各種形式,所以我的脫口秀也有自己的風格,它是輕松解壓式的,就是為了讓觀眾在工作一天之后打開電視能開懷一笑。
作為謝娜的黃金搭檔,何炅也會看節目并提出建議,“前兩期何炅看完說,我說的部分要像平常一樣,不要著急講一件事情,發了很多意見給我”。
此外,謝娜告訴記者,老公張杰也特別為她做這檔新節目提供了不少建議,“他白天開會弄歌,晚上就會買點咖啡去審片室,他會說自己的想法,我就拿小本記杰哥說了什么,大家說了什么”。至于對負面情緒的處理,謝娜稱除了自己消化,甚至有登上舞臺時眼淚還沒擦干的情況外,也會向張杰傾訴,“他會給我很多放松的東西,鼓勵我”。
2.逐一回應質疑
肢體動作多?
“邊說邊演是我的優勢”
新京報:節目播出后,有質疑你不會做脫口秀,里面你肢體動作也比較多,你自己覺得做的如何?
謝娜:我的脫口秀和別人不太一樣,更多是在于分享,是輕松、解壓式的脫口秀,分享自己真實經歷和有趣的事情。因為我私下和朋友聚會就很喜歡跟朋友邊說邊演,我想讓整個氣氛很好,我天生就是這樣,怕冷場。何老師(何炅)也跟我說,我應該像平時一樣,邊說邊演,這個是我的優勢。我在美國的時候看了很多脫口秀,有毒舌、快樂、互動的,各種各樣。沒有模板說脫口秀一定是怎樣的,有人說我的脫口秀太散,四川有一種散打評書,就是輕松好玩的。
訪談散,沒有邏輯?
“新節目我定位是輕松聊天,不是訪談”
△不管來的是關系好的阿雅、張柏芝,還是其他嘉賓,謝娜跟嘉賓的互動都被人質疑聽不明白要說什么,甚至還拿金星的訪談節目做對比
新京報:節目中的訪談部分也顯得比較松散?
謝娜:訪談我以前很少做,可能一般人印象中我平時不太會靜下來和大家聊天,其實《娜就這么說》中也不太是訪談,我定位的是聊天。在嘉賓和我在很舒服的情況下聊天。
新京報:會不會節目中你講個人經歷的部分太多了?
謝娜:我自己很早就出來工作,沒有考上電影學院、中戲,也是從很多劇組演小丫鬟開始進入這個圈子。而且我也沒有學過主持,就是在節目中跟著何老師學到很多。我自己一切都是在學習中進步的。
△節目里聊人生經歷
單獨主持挑不起?
“我可以的!”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擅長一個人主持節目嗎?
謝娜:我是個很懶的人,害怕看臺本,有點看不懂。像以前都是何老師(何炅)走流程,我就負責互動氣氛,我希望永遠都這樣下去,希望有個人可以讓我跟在他后面。但我看到有人說謝娜一個人不能主持節目,我也會質疑我自己,我覺得必須離開一個安全的環境才會去成長。去年我就接了一檔網絡節目,一個人主持,開始也不適應,我會在彩排的臺上問,何老師呢?也是慢慢來,我發現自己一個人主持其實也是可以的。
新節目的爭議都會看嗎?
“我承受能力挺強的”
△以前謝娜也遭遇過“讀書少”的質疑,上面是她的回應,這是屬于她的回應方式
新京報:針對新節目的爭議你都看過嗎,有哪些是覺得自己可以改進的地方?
謝娜:大家對第一期評論的比較多,前兩期我就是很焦慮。第一期錄完都想要放棄了,只想趕緊把要說的說完。這檔節目和我以往做的完全不一樣,不知道如何發力。
第三期開始找到了平時和朋友聊天的感覺。我看到有很多犀利評價,我會刪選,比如說一看到我就覺得尷尬,我就不能接受,我覺得自己還是個挺喜慶的人;還有人說我總是喜歡說一些去年、前年之類之前的經歷,我覺得說這些(經歷)沒什么問題;有一些意見我也會吸收,比如有人說我特別愛說“然后呢”這個詞,我就會改掉。我這么多年是心理承受力很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