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在勸導室對我們說,他的家庭條件沒有女方好,掙錢也沒女方多,這種情況在婚前就一直存在。”李利霞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兩人后來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想給彼此多年的感情一個承諾。沒想到婚后的柴米油鹽等現實問題太多,加上日常生活一些細微矛盾激化,造成如今的局面。比如,男方暫時沒有經濟能力買車買房,除去生活開支,每月工資幾乎沒有結余等。另外,由于男方事業正處于打拼階段,需要一定時間來積累發展,無法顧及生養小孩、照顧老人等問題,這些現實也讓男方在丈母娘眼里矮了幾分。
“我真的該放棄這段婚姻嗎?”男方最后無奈地問李利霞。
李利霞向他解釋,根據婚姻法規定,如果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可依法辦理離婚。丈母娘屬于第三方,盡管她是長輩需要尊敬,但她單方面要求子女離婚是無效的。根據法律規定,有感情的婚姻未走到盡頭,這段婚姻就受法律保護。
最終,這對夫妻被勸導員成功勸和。在法律面前,丈母娘最終妥協了。
支招
年輕人應好好思考獨立含義
市婦聯婚姻咨詢援助團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羅瑜分析,這位丈母娘之所以雷霆大怒,出發點在于對女兒的關心和愛,這本來沒有錯,但她卻過分干涉女兒的生活。婚姻是夫妻雙方的事,有夫妻雙方自己的主張,并且兩人是獨立的個體,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
“培養子女的目的,是為了讓子女脫離父母之后,仍能掌控獨立生活的能力。”羅瑜認為,這位丈母娘的做法會讓女兒的幸福大打折扣,就算女兒這段婚姻結束,也會為下一段婚姻蒙上陰影。
對于女兒的猶豫和女婿的無奈,羅瑜認為,這兩位年輕人應該好好思考一下獨立的含義。“君子和而不同,女兒、女婿都應冷靜思考,人格是否與父母真正分離?是否擁有承擔風險和壓力的責任?是否彼此勇敢地信任和付出?”羅瑜說,建議這位女婿在這段婚姻中充當重要角色,充分發揮男方大度的本色,注意尊重長輩和表達愛的技巧。
比如,在未來婚姻生活中,女婿可以改變自己說話的風格,別把生活的氣氛變得太凝重,盡量學會幽默式交談;生活中多喊幾聲“媽媽”,耐心聽取長輩的意見;工作中反思自己是否努力進取,試問自己努力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用行動帶動妻子一起變得更成熟,從婚姻中總結、分享心得。特別重要的是,爭吵時別把“放棄”、“分手”掛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