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聽過的公司,直接來,說我給你多少錢,你幫我進票房。這些錢給到了影城,但買了票之后,并沒有人來看電影。”前述上海的那家影院經理表示:“在我這里,他們專門買貴的,盡可能的多打錢。你看到有些票一張200多元,就是這個原因。”
山東一家影院經理也向娛樂資本論證實,他所在的影院也跟快鹿方面簽訂了包場協議,按照30%的上座率,每張電影票30元計算,該影院目前已拿到了預付款6萬元。與上海那家影城的狀況相同,快鹿并沒有支付其余的尾款,而是要求將款項轉化為前三天的票房。
在電影行業,“包場放映”其實是頗為常見的做法,但《葉問3》不同,大量包場并不會真的有觀眾前往觀看,有些影院出現“虛假排場”“幽靈場”,并且動輒200多元的高票價,在線選座網站的公開數據也顯示,一些位置并不好的座位卻比黃金位置賣的更快。
這些看起來非常明顯的“票房舞弊”,在全國暢通無阻,并未遭遇太大的抵制,除了萬達院線等大型院線之外,中小院線都有參與其中。
有影院經理對娛樂資本論表示:“我們其實也很感謝這個片方,3月本來就是電影的淡季,送上門的錢不要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