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孩子被遺棄時只有兩斤多
昨日下午,是規定的探視時間,樊喜法一從病房出來,就蹲在地上悶聲哭起來。“病房門一關,孩子看見我出來了,立馬就哇哇大哭,我看著也控制不住。”
樊喜法回憶起自己第一次遇見政政的情形。前些年,他一直在海南三亞的一個工地打工,主要靠搬磚賺錢。“拉磚、拉水泥、拉砂漿,什么活我都干過。”
2012年11月15日夜里,樊喜法騎車回家,路過凱萊大酒店門前的綠化帶時,突然聽到了嬰兒的哭聲。“那天還下著毛毛雨,一個孩子就躺在飲料箱子里,光著身子,下面只墊了張報紙,嘴唇發紫,臍帶都沒剪,血就沿著臍帶往外流”
樊喜法稱,自己趕緊把衣服脫了給孩子裹上,再用手掐住臍帶,把車子隨便丟在路邊,就抱著他奔向了附近的農墾醫院。“我和孩子有緣,抱著他的時候,立馬就不哭了。”
孩子被送到醫院后,婦產科的醫生幫嬰兒處理了臍帶,并清理了孩子的身體。隨后,樊喜法給孩子買了奶粉,并決定要撫養這個孩子。
“當時孩子只有兩斤多,醫生都說,孩子不一定養得活。”樊喜法說著,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要把這個孩子養大。
孩子學會第一句話是“媽媽”
“其實剛抱起孩子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孩子的異常了,很多人不支持我的行為,但孩子已經很可憐了,我從沒想過不要他。”樊喜法回憶起當年收養孩子時的情境說。
自1999年妻子去世后,樊喜法一直獨自生活,唯一的女兒隨后也患上產后抑郁癥。“之前沒發現多喜歡孩子,養了政政才發現離不開了。”
三年多里,樊喜法獨自照顧著政政。剛開始的一年半里,樊喜法辭掉了工地工作,做起了“專職奶爸”,和房東太太學帶孩子,靠自己3萬多的積蓄維持生活。孩子6個月大時每6天就吃完一桶奶粉,每桶250塊錢,再加上房租和水電費,錢很快不夠用了。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他找到了兩份工作,白天做雜工,晚上再做保安,一個月能賺到5000塊錢的工資。因為白天上班無法照顧孩子,所以又不得不花3000塊錢聘請保姆照顧孩子。
“也許是受別的孩子影響,他學會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也一直把我叫做媽媽。” 樊喜法苦笑道,還是在房東太太的幫助下糾正了,可是孩子還是會問,“那我的媽媽呢?”
2015年,為了給孩子辦理戶口,樊喜法回到了河南老家。“一開始我爸也不支持,但政政很懂事,會在吃飯時主動給爺爺拿碗筷,爺爺出門時,也會遞上拐棍。”樊喜法笑著說道,父親開始改變對孩子的態度。
樊喜法也很歡喜,平日自己都喊孩子“寶寶”,在他看來,政政就是他撿到的寶貝,無論如何,自己一定要治好他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