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數千年來歷史風云變幻,將相王侯更替,百姓流離遷徙,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
歷史的印記總是在的。
比如說遺留的街巷胡同里的地名,奶子房蘋果園公主墳……有些人一聽就想發笑。且慢笑啊,它們個個都是帶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哦。下面,小編略舉幾例,讓我們來聽聽它們的故事。
1、奶子房
“奶子房”是片養馬場
在望京北邊的崔各莊鄉有一個村叫“奶子房”,從望京過去的944路、939路公交車終點站就設在“奶子房”。
奶子房的來歷和這里原來是片養馬場有關。在元代遼金時期,蒙古人愛喝馬奶酒,因此這里是專門養馬產奶供給蒙古貴族飲用的地方,久之這里也就稱為“馬奶子房”。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村子才發展成東西兩村,稱為“馬奶子東村”、“馬奶子西村”。1979年此處地名改為“奶子房”,但仍分“奶東村”和“奶西村”。
有趣的是,“馬奶子房”在省略時,去掉的是首字“馬”,變成奶子房而不是馬奶房,馬奶房還讓人比較好接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