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0點11分,伴隨著3603次列車駛出北京站,今年的春運拉開大幕。昨天,記者從北京鐵路局獲悉,春運首日,北京地區4站約有39.9萬人乘坐火車出行。此外,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營運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影響車內空氣質量,春運期間,高鐵不賣方便面。(京華時報)
在我國城市化的步伐下,許多人選擇背井離鄉到城市尋求更廣闊的平臺。鐵路作為串聯全國的運輸大動脈,承載過太多懷揣夢想的旅途。在旅途中,飲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列車上有盒飯快餐之類的飲食,但其相對高昂的價格和并不出色的味道往往讓乘客提不起胃口。乘客對旅途中餐飲的訴求無非兩方面:省錢、省事,在列車餐飲不夠省錢、不夠方便的客觀條件下,選擇泡面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舉。在這種動機下,泡面味道大這種無傷大雅的問題自然就被忽略了。
高鐵上不售賣方便面,這種舉措看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泡面的市場,但并不能阻止乘客將泡面帶上車。出臺制度禁止售賣方便面卻不去改善列車餐飲質量,不足以消除動車上“泡面黨”的存在。“泡面味大”這一問題的本質在于列車餐飲的不給力,要解決泡面味,更需要依賴的是鐵路部門的貼心服務,做好細節,做好網絡上熱議的“15元盒飯”。進而讓乘客在飲食上多營養、實惠的選擇。
中國的鐵路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尤其是高鐵一步邁進了現代化;在某些服務方面,這至關重要的一步卻遲遲不能跨出。方便面所指向的真正問題,是曾經鐵老大的“身段”與落后的服務之間的矛盾,鐵路方面單純限制方便面的供應是開錯了藥方,細節決定成敗,在解決“泡面問題”上,真正的良藥往往在于提升服務,打造物美價廉的餐飲食品,這也是鐵路做好該行業的基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