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昨日發布消息,海南省人民政府原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譚力涉嫌受賄一案,由最高檢指定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后,移送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已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譚力享有的訴訟權利,并訊問了被告人譚力,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廣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譚力利用其擔任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廣安市委書記、中共綿陽市委書記,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黨工委書記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據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顯示,譚力曾在四川工作30余年,2008年任綿陽市委書記時曾因在汶川地震后微笑陪同領導視察引爭議,被網友稱為“譚笑笑”。2009年譚力調任海南省委常委,2010年起兼任副省長職務。2014年7月8日,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譚力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
中央紀委機關干部做客中央紀委網站“反腐三人談”節目時曾披露,譚力被中央紀委調查之前還在外省,由私營企業的老板陪同打高爾夫球。
據媒體報道,譚力調任海南不久就專程從綿陽帶回價值80萬元的攝影器材,并且經常去海邊拍海景,下農田拍風光,與攝影圈內人士交流切磋經驗。收藏高檔攝影器材和喂養藏獒是其兩大愛好。
北京青年報記者此前赴四川調查,當地稱譚力的“官聲”一直不佳。但在汶川地震后,譚力卻因救災重建中的“突出”表現,從世人指責的“譚笑笑”一躍成為海南省委宣傳部部長。有當地官場人士稱:“譚力確實推動了綿陽的災后重建工作,不過他做的‘宣傳’工作更加到位。”
北青報記者到北川吉娜羌寨采訪時發現,這個曾為譚力挽回不少面子的災后重點工程,在完工后不久就步入困境,成了接待領導的面子工程。“吉娜羌寨”里的飯店、商店都門可羅雀,整個景區中的游客僅寥寥數人。
譚力主政綿陽期間,當地百姓經常給譚力起外號,稱他為譚殼子(吹牛)、譚瘋子(神經病)。三江河堤上還曾出現“譚力不走,綿陽人民要討口(討飯)”等標語。文/本報記者 孫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