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天使投資補償金政策遭業內質疑
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6-01-29 14:10:01
網易財經1月29日訊 繼廣東、江蘇之后,上海也將于2月1日起實行天使投資風險補償金政策。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同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制定的《上海市天使投資風險補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科技型企業項目所發生的投資損失,可按不超過實際投資損失的60%給予補償。對投資機構投資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項目所發生的投資損失,可按不超過實際投資損失的30%給予補償。每個投資項目的投資損失補償金額不超過300萬,單個投資機構每年度獲得的投資損失補償金額不超過600萬元。 對于各地出臺此項補償政策的初衷,天使投資人、米牛網創始人柳陽認為是政府鼓勵創業團隊落地,推動當地天使投資行業發展,“在一線城市中,相比北京、深圳,上海的天使投資氛圍相對冷清,會推動我們在上海成立基金的意愿,但是具體實施效果如何還要看落實細則”。 但多家天使投資機構都對相關政策提出了質疑,創新谷、追夢者基金創始人朱波直言:“補償的做法有悖于風險投資本身規律和原則”,他解釋道,“風險投資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作為風險投資機構應該有承擔的能力,而不是失敗了需要政府去補”。如此政策將會導致出現兩種不良后果,“一是不利于早期投資生態發展,讓很多風險機構無法按照客觀事物規律來做判斷,反正有政府補貼,這樣在判斷項目時會更加輕率;二是更可能產生有些人鉆政策空子,想盡辦法套取政府資金的現象。”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天使投資人則對政策落實情況表示擔心,“從其它省份類似補償政策的情況來看,真正在從事早期投資的機構都很難從國家財政拿到補助,像科技企業、項目的認定、何時確認損失都是隱形門檻,需要高成本的審計費用;除此之外,他認為政策連續性也值得關注,“一項天使投資進行4、5年都很正常,而政策能持續多久?”。 值得關注的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下,2015年中國天使投資市場在發展速度驚人,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5年全年中國天使投資機構新募集124支基金,披露金額約203.57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分別同比增長217.95%和209.94%。投資方面,在2015年中國天使投資各項數據同比較2014年均增長2至3倍。 但負面情況也在行業內屢屢爆出,部分企業通過刷單、抄襲、偽造資歷等手法獲取天使投資以及虛假宣傳,大批O2O創業企業倒閉。 朱波認為,如果為了行業的良性發展,政府更應該把資金作為引導基金放到優秀的風險投資機構,而不是用補貼的模式去鼓勵不具備風險投資能力的個人或機構去做風險投資,這種政策難以可持續發展。(網易財經 張艷 唐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