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三板首部白皮書在滬發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6-01-22 20:50:00
中新網上海1月22日電 (記者 姜煜)據22日在上海發布的中國新三板首部白皮書,2015年新三板市場經歷了極速擴容的行情,截至2015年12月25日掛牌企業已經突破了5000家,其間三板指數和三板做市指數分別上漲了48.52%和37.03%。 該份白皮書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三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新三板企業家年會”上發布。白皮書稱,2015年新三板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出現了結構性分化。當年股價分化主要表現為不同市值的股票之間差異巨大,具體而言,股本小、市值低的股票出現大幅度上漲,而股本大、市值高的股票上漲幅度較小,也即股價上漲的程度與股本大小成反比。 目前,新三板總股本達到2870億股,其中做市轉讓總股本806.97億股,協議轉讓總股本2063.18億股,流通股本占比分別為34.49%、48.44%、29.02%。白皮書稱,上述數據可見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在同比逐步提高。 此外,據白皮書統計,新三板掛牌公司總市值合計為1.47萬億元,其中協議轉讓公司總市值合計7256.02億元,做市轉讓公司總市值合計7442.69億元,整體規模已經較為可觀。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在年會上表示,在新三板上市的五千余家企業,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中國走向未來的一個重要亮點和驅動力,實體經濟需要資本支持,需要發揮資本更多的對企業直接融資功能。納斯達克首任駐中國代表黃華國認為,新三板市場要具備三大要素,即能夠定價、能夠撮合,還要有流動性,而新三板簡單來說共分為私募和公募兩個市場,當前中國的新三板屬于私募市場,將來要繼續做大或許要走向公募市場。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稱,中國新三板是為了應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國家發展的主調,中國的新三板強調眾創、眾包、眾扶和眾籌。眾創的關鍵是要有創新的資源、降低創新的成本,眾包是能增加國家的就業,眾扶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眾籌就是匯涓涓細流為汪洋大海。與此同時,實體經濟也要積極創新,要有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和新的模式,不然“資本市場錢再多也沒用”。 作為新三板擴容的第三年,2015年中國新三板市場朝氣蓬勃,已經成為掛牌企業數量最多的證券交易市場。本次新三板企業家年會在此背景下舉辦,來自新三板掛牌企業、風投、券商、律所、會計事務所的三百余嘉賓與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