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大熱 吸引粵74家跨國集團
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5-11-27 08:27:32
(原標題: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大熱 吸引粵74家跨國集團) 網易財經11月27日訊 昨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跨境辦副主任劉秋茹在自貿金融創新業務推廣會上透露,“至今廣東(不含深圳)已有74家跨國企業集團辦理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已備案項目凈流入限額達811億元,實際發生跨境收付金額超過500億元”。 這是自9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對外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便利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的通知》,將相關門檻大幅放寬后銀行和企業紛紛踴躍參加的結果。 據了解,在準入門檻方面,由原來的境內外成員企業經營時間要求在3年以上降低為1年以上,境內成員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金額不低于50億元人民幣降至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境外成員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金額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降至不低于2億元人民幣;同時,也放寬企業類型要求取消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企業參加資金池的限制和允許境外成員企業作為主辦企業;此外,還有放寬資金來源限制和放寬結算銀行家數限制等。 廣東作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首批試點地區,在開展相關業務上具備地緣優勢,農行自貿區南沙分行行長陳濤向網易財經分析,“港澳地區的境外人民幣較多,前段時間貸款利率也在4%左右,比境內低一個百分點左右,對企業而言籌資成本較低。但是因為匯率,國內降息等原因,目前企業境外籌資動力相對較低”。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也在激發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活力,劉秋茹指出,“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貨幣排名第二,占比7.9%,全球支付貨幣排名第四,繼美元、歐元、英鎊之后,占比2.8%。地域包括境外174個主權國家,港澳臺占比下降到61 %,在1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與33個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 除此之外,廣東自貿區的設立為人民幣跨境金融服務提供了創新土壤,正在試點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政策,針對的試點對象主要是在南沙、橫琴新區注冊成立并在區內實際經營或投資的企業,以及參與南沙、橫琴新區重點項目投資、建設的廣東省轄內企業。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可從港澳地區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用于南沙、橫琴新區的區內生產經營、區內項目建設以及區內企業的境外項目建設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貿區政策還沒完全落地,盡管目前已有600多家企業通過農行進駐到南沙自貿區,但仍停留在注冊階段,尤其是部分金融租賃公司還在觀望。“南沙政府正在與一些‘互聯網+’公司接觸,用稅收返還優惠政策吸引互聯網公司落戶”,農行自貿區南沙分行一位工作人員向網易財經透露。(網易財經 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