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厲以寧:金融要適應新常態下的“雙創”
來源:新京報 發布時間:2015-11-18 08:40:12
【作者簡介】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1年7月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師從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周炳琳、趙迺摶等人,1955年畢業后留校工作至今。曾擔任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系主任,并參與創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2003年至2007年任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08年-2012年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13年起任全國政協常委。

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書多部,曾獲得包括“孫冶方經濟學獎”在內的多種獎項,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并對“轉型”進行理論探討,這些都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還主持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當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三季度GDP增速為6.9%的時候,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是否會繼續下行、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長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端產品才是我們的目標。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三產業的產值超過了GDP總量的51%。第三產業產值首次占GDP總量的一半以上,這個情況還要變化,第三產業將繼續發展,中國也逐步進入后工業化階段。

這是當前“最大的新常態”。雖然今年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為六年來首次。不過,這仍屬于合理區間。下一步GDP增速可能降至6.5%。這在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過程中算是高的了。

要適應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內經濟

去年以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不斷放緩。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8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這一數據高于預期,但卻是2009年1季度以來首次低于7%。

同時,根據最近統計局第三季度的公報顯示,中國第三產業的產值超過了GDP總量的51%。這就是說,一半以上已經是第三產業了,第一產業加第二產業占40%多。這個情況還要變化,第三產業將繼續發展。

這就是當前中國最大的新常態。所以,最大地適應新常態,就是要適應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內經濟。

實際上,人類的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農業社會,即第一產業農業占GDP比重最大。第二階段:工業化階段。即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三階段:后工業化階段。該階段的特點是第三產業占了重要位置,今天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中,第三產業產值的比重占GDP的60%至70%。

在第三產業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一般是2%至3%,頂多4%,3%就很不錯了,因為第三產業占主要比重。

目前中國的經濟也有相似的問題。過去GDP增長之所以高,因為中國經濟仍處在第二階段:即工業化階段。現在是工業化階段向后工業化階段過渡,過渡的時候不可能保持這么高的經濟增長率。

在后工業化階段,如果還和過去一樣保持8%以上的經濟增速,那么,只會有產能過剩。

當前,仍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的經濟應該保持在8%以上,而且8%還可以延續很多年。這是不對的。

因為中國過去之所以能保持這么高的速度,是因為第二產業為主。到了第三產業為主的發展階段,就要適應它。也就是說,首先要適應第三產業為主的后工業化階段,GDP增長率會放緩。當然要努力保證在后工業化時期經濟增速能夠維持在6.5%左右,就行了。

如果保持過去的超高速增長,繼續擴大生產造成產能過剩,這對經濟又是一種傷害。

現在全國都在進一步認識新常態。而適應新常態也非常重要,我們要適應當前的新常態,必須適應市場化。

因為我們過去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在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并存的情況下生活過、工作過。適應市場化對企業來說,就是要自己找銷路,自己籌資金。這都是新常態中所必需的。

金融應該鼓勵支持創新創業

中國經濟步入到以第三產業為主的階段了,創新創業顯得尤為重要。

金融應鼓勵創新創業。因為在中國盡管我們已經進到第三產業為主的階段了,但工業仍然需要發展,當然發展不是重復建設,而是走創新之路,創業之路,這樣的話才行。

當然,鼓勵產品創新并不意味著產品是全新的,功能改變了就是新的。比如,現在的手機與15年前的手機相比,具備很多新功能。它的功能不斷發展,不斷增加,這就是新產品。

所以說,在這方面,金融可以幫助創新創業的企業發展。

同時,金融也要加強創新,提供更加具體的服務,是滴灌式的,而非大水漫灌式。幾年前還沒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因此,金融要適應新的情況。

去年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下稱“雙創”)成為潮流。而這將成為經濟增長新的動力。

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實際上包含了三個內容:第一,增長速度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到現在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長。第二,結構要調整。新常態是一個調整結構以后的經濟,很多產業要不斷升級。第三,要尋找新的動力。

今后經濟增長靠什么?要靠廣大人民的創新精神、創業活動。也就是說,過去我們所習慣的靠數量規模的擴大、靠投資的驅動,這些都不能適應新的情況了。所以今后的動力來自人民的創造力。

“雙創”也是新常態中的經濟增長新動力,金融應該大力支持新的產品和產業,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

此外,金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把民營,還有小微企業送到資本市場去,發展直接融資。因為資本市場是各種各樣的,那就有適合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同時,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應該走混合所有制道路,未來走混業經營的道路。

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很快,對傳統金融構成了挑戰。不過,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風險管理要跟上去。20年前的中國金融市場死氣沉沉,完全是計劃經濟下的狀態。如今的互聯網金融逐步探索新的領域,也帶動傳統金融走向混業經營的道路。

新常態下金融應適應農村改革

金融能在新常態中起什么作用?

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農村的改革問題。中國農村的改革現在主要是農村土地的確權,土地確權以后才有農村的各種新跡象。

前不久,我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在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三個城市對土地確權后的農村進行了調查。在嘉興市下轄的平湖幾個村莊、小鎮,我們剛走進村莊的時候地下全是紅的,他們剛放完炮仗。

為什么放炮仗?因為土地確權驗收了,為慶祝驗收,農民情緒之高遠超想象。隨著確權完成,人均收入城鄉之比發生了變化,在嘉興市的匯報中看得很清楚。在土地確權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農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確權以后短短的一段時間內變成1.9:1了,主要是農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農民收入為什么會增加?因為土地確權了,他安心地到外面去開作坊、做生意去了,土地就流轉了,或者出租房子增加收入。

土地確權之后有一個變化,中國的耕地面積在杭嘉湖多了20%。這是為什么?承包初期的時候要分地,好土地一畝算一畝,壞土地兩畝折算一畝,經過了30年的承包,精耕細作以后土地質量都差不多了,這時候一畝頂一畝,土地就多了。

第二個原因是過去是用牛耕地,有田埂。而現在隨著拖拉機耕地,田埂就并到土地中了。現在田埂算地了,兩邊遮太陽的地方也就沒有必要被扣去不算了,土地就多了。

第三個理由就是農業稅取消后農民敢如實上報。這次土地確權是航空測量土地,所以都公布了。而且沒有人愿意少報,不交農業稅了,少報就代表入股減少。

在土地確權完成之后,金融的壓力就很大了。因為農民確權以后要抵押貸款,房子權證可以抵押、承包地可以抵押、宅基地可以抵押、房子也可以抵押。有了錢以后就變成了拖拉機戶、播種機戶,還可以開店。

當前中國農村的變化,對金融的壓力來說是大的。金融一定要適應新常態,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新的思路。

應趁早把地下金融升到地面上來

除了支持“三農”之外,金融還應該大力建設公共投資基金、參與國有大企業改革,為了適應新常態,應該趁早把地下金融升到地面上來,變成陽光下的金融。

具體而言,公共投資基金是混合所有制的,是城市的建設用公共投資基金的方式參與。為了建設城市的公用事業、公共建設,這方面的資金需求量大,但是通過基金的方式。

金融在這里可以起到作用嗎?全世界有沒有先例?我們考察了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這樣的。他們的城市是靠公共投資基金籌集的資金,項目公布、賬目公開,供大家投資審查,這樣越滾越大,這對我們來說是解決城鎮化的質量,城鎮化的速度很有用的。

同時,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之路就是混合所有制的路,混合所有制就一定有銀行的參加,也有民營企業的參加,這才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有一個大問題是今天民營企業心中有顧慮,他們不愿意參加國有企業的資產重組。

我在政協組里聽了幾個民營企業家的發言。我覺得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他們說國有企業不能去找他,如果找他了,萬一國有企業將來出了什么問題就沒完沒了查他,要他交代國有資產到底流失了多少,這就說不清楚了。

所以說,在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為了加快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一定要先試點、有樣板、有案例。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中,金融同樣可以起作用。

最后一點,為了適應新常態,應該趁早把地下金融升到地面上來,變成陽光下的金融。

地下金融的錢很多。我們在廣東調查時,請民營企業家出席座談會,在廣州中山都談過。他們說,現在我們沒辦法,只有向高利貸求助,因為銀行不貸錢給我們,嫌我們規模小,沒有信用記錄等等。只能轉而向高利貸求助,不僅利息太高,還會出現黑社會那一套。建議監管部門對高利貸應該有所動作,鼓勵陽光金融的出現。

為什么地下金融不能陽光化呢?怕人家查舊賬。他們不放心,所以怕浮到地面上。

但今后為了適應新常態,一定要走陽光金融之路,逐步把地下金融變為公開的金融、地上的金融。

總之,在新常態時期,第三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金融要適應這樣的新常態。

金融業應把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出來,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作用。應該做到金融的優化管理。金融的優化管理既能夠防止風險,又能防止各個金融領域之間的相互傳遞的影響,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真正把金融機構當做企業來對待。

最大地適應新常態,就是要適應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內經濟。過去GDP增長之所以高,因為中國經濟仍處在第二階段:即工業化階段。現在是工業化階段向后工業化階段過渡,過渡的時候不可能保持這么高的經濟增長率。

如果還和過去一樣保持8%以上的經濟增速,那么只會有產能過剩。當前,仍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的經濟應該保持在8%以上,而且8%還可以延續很多年。這是不對的。

(厲以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