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期臨近 打折食品別囤太多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5-11-11 08:38:15
為何肉制品、食用油、雞蛋保質期尤為關鍵?為什么日本食品分“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了食品“保質期”問題。 各國對保質期規定各不相同 保質期相當于企業針對產品對消費者給出的承諾——在此期限內,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證,可以放心食用。保質期由兩個元素構成,一為貯存條件,二為期限。 日本食品保質期分“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前者多用于容易腐爛的食品(如生鮮食品)上,表示在未開封的情況下,能夠安全食用的期限;后者多用于品質不容易變壞的加工食品,是能保證食品品質、味道的期限。 歐盟則規定,保質期分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前者通常針對易變質食品,是指在保質期之后食用會威脅健康;后者則針對其他食品,指保質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受影響。 肉油蛋最應注意保質期 專家提醒,肉制品、食用油和雞蛋這三類食品尤其應注意保質期。 “大部分保質期在半年的食品(主要是奶制品)物流走了一個月,能在貨架存在五個月,而正價賣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昨日國內某一線品牌快消企業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基本上保質期倒計時兩個月開始,就會展開各種買贈打折,爭取趕在有效期內將產品賣出去。 “這段時間買十分劃算,產品質量也安全,口感基本沒差別,但是不建議消費者大量囤貨撿便宜。”他透露,正常貨架擺放的都可以選購,但有的超市在露天環境下堆頭擺放,時間久了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大部分合格產品的保質期都留有富余,意味著即使到期了也不一定馬上變質,所以消費者不必太擔憂。” 10月CPI不及預期 短期或難上行 廣州日報訊 (記者周慧)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CPI和PPI數據,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1.3%,PPI同比-5.9%,連續第44個月下滑,此前預期為-5.9%。從環比看,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0%,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1%。 數據發布之后對匯市影響不大,分析員表示,這些數據仍在宏觀基本面的預期范圍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收盤基本持平,報6.3618元,人民幣成交額增加18%,報144.2億美元。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表示,年內豬價大幅反彈概率不大,通縮壓力進一步加大。專家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CPI難見顯著上行趨勢,將以走平或溫和回落為主,PPI的通縮狀態仍將持續。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分析稱,10月份CPI漲幅低于預期,PPI跌幅超過預期,顯示有通縮風險。物價下行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央行仍需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減輕中國經濟整體債務杠桿率。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張德禮認為,消費品價格漲幅繼續收窄。主要因食品項貢獻減弱。一方面,由于豬肉需求進入淡季,生豬供應加快,導致生豬和豬肉價格持續回落;另一方面,隨著秋冬季鮮菜的上市,鮮菜價格對物價的影響變小。 非食品價格全面回落 招商銀行同業金融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本次通脹數據中,值得關注的是CPI中非食品價格的全面回落,今年環比增幅僅有0.1%,且在過去幾年呈逐年下滑趨勢,其中的分項數據表現疲弱,家庭設備及服務、交通通訊、居住均為零增長,娛樂教育文化出現負增長。非食品價格由于剔除了易受到季節因素影響的食品價格,因此其趨勢更具有代表性。 對于未來的通脹走勢,考慮到需求中短期內會維持中性或偏弱,非食品價格環比偏弱的走勢大概率不會有明顯變化。 PPI“轉正”仍遙遙無期 民生證券指出,10月PPI與前兩月值持平。一是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企穩,疊加8月匯改后人民幣貶值,帶來一定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二是中央加大穩投資穩增長力度,導致部分工業品需求企穩。但中期來看,PPI已經連續44個月負增長,未來轉正仍然遙遙無期。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 PPI錄得-5.9%,工業部門,尤其是石油天然氣開采和黑色金屬等仍深處通縮困境。寬松加碼刻不容緩。 消費提醒 普通雞蛋的保質期有限,如存放過久,蛋清中存在的殺菌素將消亡,微生物侵入雞蛋內生長繁殖,使蛋內成分腐敗、變成流質。經這一過程后,雞蛋中可能產生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變質的雞蛋,就算經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上一篇:棕櫚油有望展開季節性反彈
下一篇:網購翡翠警惕“化妝”P圖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