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劉斐 史林靜)預定于29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份建議不僅勾勒出2016-2020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也關乎每一個中國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他們對此心懷憧憬和期待。
創業創新者“未來更忙碌”
“90后”甘肅人趙子然的“未來五年”必將在忙碌與希望中度過,這一點他很清楚。
他和朋友半年多前創辦的無人機航拍綜合服務平臺“航拍中國”互聯網項目,目前已積累了5萬用戶,公司運營進入正軌。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力,創業創新舞臺廣闊。無人機正是閃爍著“創業”“創新”光芒的“中國智造”新標簽。
“無人機行業的大門只是剛剛打開了一個縫,在不久的將來,市場勢必更加廣闊。”趙子然說。
當下的中國正沿著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推進簡政放權,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得到更充分發揮。
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改革的主旋律。鼓勵創新創業,是通過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體現。人們普遍認為,激勵創業創新的措施在“十三五”規劃中將有更多體現。
“按照規定,所有飛行都需要申報計劃??赡壳罢弑O管并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強,很多從事航拍的并沒有申報?!壁w子然說,“希望相關政策能夠更加完善?!?/p>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雙創經濟”將激活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讓中國經濟始終勃勃生機,同時有利于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
城鄉生活“越來越紅火”
“大棚面積擴大到5畝左右;每年開車去旅游幾天;家里小樓小院裝修升個級。”鄭明水細數屬于自己的“十三五”藍圖。
距洛陽100公里開外的河南中牟縣官渡鎮大馬寨村村農民鄭明水有三畝鋼架大棚種果蔬,一年純收入10萬多元。
“我家有19個車轱轆,小院兒停得滿滿當當!”老鄭掰著指頭說,三輪車1輛、兩輪電瓶車1輛、小四輪1輛、拖拉機1輛,最近還買了輛國產吉利牌小轎車。
同樣樂滋滋的還有48歲的高級技師楊文革,他是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人。去年,借助洛軸棚戶區改造工程,老楊一家三口住了40多年的房子“升級了”,和房子一起“升級”的還有工資福利,談起增長了3倍的收入,老楊說:“做夢也會笑?!?/p>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生改善成果卓著。中共十八大首提收入倍增,三中全會將實現居民收入倍增的時間節點確立在2020年,由此成為“十三五”規劃的主要任務。
去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萬元,正逐步抵近2020年的目標——即按扣除通脹因素的可比價格算,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8萬元,及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1.18萬元。
盡管老楊和老鄭一個是工人,一個是農民,一個住城里,一個住鄉下,但日子都是過得越來越紅火。
據悉,“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將繼續大幅用于民生改善,政策將著力布局住房、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等民生息息相關之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未來5年,要將民生指標逐項分解細化,采取強力措施一項項落實。
對美麗中國“有信心”
?。玻禋q的杭州姑娘王玉璽感覺,這幾年杭州的藍天白云比過去少了許多。
在北京生活已有6年的小馬也有同感,她說:“當出門就要戴口罩時,還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呢?”
不達標的城市空氣質量,評為差級的地下水水質,無不牽動著中國民眾的神經。
中國已出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直指大氣污染、水污染。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國情問題研究專家胡鞍鋼認為,“十三五”規劃將是中國第一個通篇貫穿綠色發展理念與舉措的五年規劃,將是中國第一個以生態文明為主基調的五年規劃。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必然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民眾將在切實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在生態環境方面擁有更多獲得感。
一直以來,中國針對環境污染的監控和治理重心在城市,對農村關注較少。但生態中國建設,鄉村不能缺位。
鄭明水世代居住的村子三年前還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水泥馬路從村民家門口直通大棚基地,沿路是新翻修的水渠。
據悉,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支持更多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日前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將新增完成13萬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
“‘十三五’之后,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這將是美麗杭州、美麗中國的最好注腳。”王玉璽說,“建設生態中國,我有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