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深圳市交通擁堵日益蔓延,交通擁堵“城市病”治理已被列為全國人大重點督辦事項,緩解交通擁堵已成為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交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2017年,深圳市多措并舉持續加大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力度,大力推進解決交通供需矛盾,提高公共交通發展水平。
一是加快推進一批軌道交通、綜合交通樞紐與公交立體綜合車場、城市骨干路網等交通擁堵整治項目建設,改善市民出行條件。2017年,市本級政府投資計劃安排涉及交通建設事項304.9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22.60%,相比2015年增長61.84%。截至目前,我市已安排軌道交通四期項目資本金414億元。
二是實施公交補貼政策,優先保障城市公交。通過建設發達、成熟、便捷的公共交通體系,引導市民綠色出行。2017年,財政預算安排公交補貼48.5億元,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其中通過深圳通刷卡,補貼7億元,直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通過公交定額補貼、燃油補貼、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降低公交企業成本,補貼41.5億元,間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三是新增“宜停車”路邊停車,緩解停車難困境。針對日益嚴重的違停現象以及臨時停車需求,新增1.2萬個“宜停車”路邊停車,最大化利用現有空間,緩解城市、特別是中心區停車難現象。此外,在周末和晚上時段,部分“宜停車”車位免費開放,極大地解決了市民短時間停車困難。
四是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回購,減少排隊繳費,降低物流成本。2017年,安排東部跨境高速回購資金39.8億元,東部跨境高速建成后將免費同行。
五是實施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自2015年起每年安排40000個小汽車增量指標通過競價的方式進行配置。小汽車增量指標所得專項用于公共交通發展、交通擁堵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