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財政局堅持轉變思想、強化領導、注重學習、細化分工、強化督導,重拳發力推動深化改革,切實將財政深改任務落到實處、落向實事。
一是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三基”建設,在全省財政系統首家出臺“三基”投入保障機制、首家到位資金、首家組織專題調研的地市,實現了政策和投入的無縫對接。舉辦晉中市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競爭立項評審會,確定三個扶持村集體發展試點縣,并得到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3000萬元。對“三基建設”財政投入保障落實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截至7月底共投入到位保障資金3.8億元。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明確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晉中開發區與市本級支出基數和上解金額、稅收征管范圍和劃轉基數,保證山西省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晉中開發區體制的順利過渡,以及2018年按照新的財權事權體系正常運作。出臺支出預算執行考核辦法,出臺了《晉中市財政支出預算執行考核辦法》,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執行情況進行逐月通報,并約談支出進度排名倒數的市直預算單位和縣級財政局。
二是深化預算改革。從2015年開始報告全口徑預算,實現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2016年制定了市級預算單位公用經費分檔分類定額標準,將所有年初項目納入部門預算管理。2017年,晉中財政出臺了《晉中市財政局關于強化市直各預算單位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從預算編制、執行等方面提出要求,硬化預算約束,規范預算執行,防范財政風險。推進預算公開,2016年出臺了《晉中市預決算信息公開實施方案》,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財政預決算公開專欄開。2017年對預決算公開專欄上的部門預算公開情況進行了檢查,晉中市政府預算、部門預算實現全公開,公開率達100%。
三是深化政府投融資改革。在政府管理創新、社會融資創新、產權制度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在軌道交通、市政道路、城市綜合垃圾處理、地下綜合管廊以及醫療養老等項目上開展了諸多實踐,開展了太原—晉中城際鐵路、晉中市瀟河流域市區段綜合治理、市城區生活垃圾處理和餐廚廢棄物處理,市城區東南外環快速路和迎賓街、錦綸路改造等一大批卓有成效的項目實踐。并在2016年8月得到山西省財政廳通報表揚,在11月省委組織部和省財政廳組織全省市、縣兩級政府常務副職領導干部來晉中市實地學習觀摩。2017年2月,在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公布的“開展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名單”中,晉中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截至2017年8月,晉中市PPP項目庫中,已實施啟動的共31個,總投資228.3億元。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僅15.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14.5倍;全市有13個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級和省級示范項目,共對接上級獎補資金7860萬元,項目數量、投資規模及規范程度均居全省前列。
四是深化國企國資改革。2015年以來,在財政監管企業范圍內積極探索國資國企改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第三方中介機構,扎實推進市屬企業經營績效管理常態化,提升國有資本經營效益,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開展改革以來,共注銷沒資產、沒人員、沒經濟活動的“空殼”企業6戶,制定完善了《晉中市市屬企業和經營性事業單位經營績效考評辦法》《經濟效益月度快報制度》《晉中市市屬企業和經營性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經營績效監管考核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績效管理配套辦法和制度。引進第三方中介機構,幫助41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4戶經營性事業單位查找經營績效管理問題16類共298個,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72項,市屬企業財務實現全覆蓋、常態化監管。連續三年與承擔績效管理工作的12個主管部門(單位)簽訂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目標責任書,連續三年完成列入財政監管范圍46戶正常運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經營性事業單位年度經營績效指標審核。2016年,39戶市屬企業共上繳國有資本收益716萬,全部為利潤收入。2017年,晉中財政完成了2016年度績效考核任務,出臺了《2017年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績效管理常態化工作方案》,摸清15戶市屬經營性事業單位和11戶培訓療養機構的現狀,起草了《關于晉中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中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見》和《晉中市市直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中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方案》,下一步將根據中央和省市要求,進一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