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廣州市番禺區財政局不斷完善評審機制,做好評審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工作,切實把好財政評審關,具體措施如下:
(一)實施評審資料預審制度。“美麗鄉村”項目的實施單位為所在村委會,經辦人往往不熟悉評審流程及送審資料要求。為避免評審過程中因需反復補齊資料而延誤評審時間,區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除了提供送審指南小冊子外,還實施評審資料預審制度,收到送審資料后立即組織評審工程師進行初步全面綜合性審查,如發現資料不齊采取一次性告知,從而大大減少了因補充資料而浪費的時間。
(二)將“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項目納入“綠色”通道,專人跟進項目評審進度。收到項目評審資料后,安排專人全程跟進,從收件、評審、三方對數至完成等各環節作詳細書面記錄,并在堅持保質保量原則的前提下,通過增加評審人員、壓縮評審時限等措施加快評審進度,提高評審效率。
(三)加強與區委農村辦、區招標辦、項目實施村委會等部門的溝通協調。評審前提前了解項目總體情況,根據實施部門的計劃安排制定評審計劃。評審過程如遇問題,及時通過發函、專題會議、電話等方式與相關部門溝通研究,快速有效解決問題癥結,推進評審順利實施。
(四)加強“事后”管理,提高評審質效。區評審中心對項目形成初審意見后,即送審單位征求意見,確保評審客觀性。同時,要求送審單位及時反饋意見,避免因反饋不及時而耽誤評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