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中山市火炬區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火炬開發區認真開展財務公開“五化”建設,深入基層,以群眾滿意度為落腳點,積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努力開創農村財務公開工作新局面。
一是公開設施建設標準化。一是統一硬件設施。統一按照市要求的規格,修建了居務和財務公開欄。為進一步做好社區居務公開工作,針對部分社區、小區宣傳欄破舊、脫落問題,要求各社區、小區將需要維修的宣傳欄進行拍照并提供報價,根據各社區上報的情況,制定了宣傳欄維修整改的補貼標準。
二是公開內容規范化。嚴格規范公開的程序、范圍,切實做到公開內容規范化。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財務計劃、各項收入和支出、資產、債權債務及群眾要求公開的其他財務事項等。公開內容嚴格按照《廣東省農村集體財務公開制度》以及《廣東省村務公開條例》的要求進行公開,確保做到公開內容全面、準確、詳實。
三是公開時間常態化。按照公開事項的性質,實行年度公開、月度公開、及時公開等公開類型,嚴格做到涉及工作目標執行情況的,實行每年公布一次;涉及財務、集體經濟、政府專項資金等情況的事項,實行每月公開;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重大決策和居民普遍關心的事項,實行及時公開。公開事項按照公開的方式保留相應的期限,公開欄的內容要保留不少于10日,涉及財務管理、集體“三資”處置及其經營管理、救災救助等專項經費的數額及使用管理等情況要保留6個月以上;網絡公開的內容保留期不少于1年。
四是公開形式多樣化。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除以公開欄為基本形式公開外,積極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一方面實行社區(小區)公開網上公開。從2016年5月份開始按照市財政局要求,每月按時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報表在區政府網站公開;另一方面在公共服務站設立查詢點、電子查詢機。實現公開的網絡化、查詢便民化,全面拓展公開方式,擴大公開覆蓋面。
五是公開地點公眾化。根據實際情況,將財務公開欄建在社區(小區)中心地帶或人口聚集地,方便黨員群眾參看,主動接受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