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臺州市PPP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進入財政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綜合信息平臺的PPP項目32個,總投資額753億元。
2016年6月,財政部等20個部委聯合啟動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申報篩選,浙江省13個項目入選,臺州占5個;5個示范項目總投資額165億元,占浙江省上報示范項目投資額70.03%。臺州PPP示范項目數和投資額雙居全省第一。
一是“兩個常態”領跑PPP。臺州市委書記王昌榮提出要增強PPP“兩個常態”意識:讓符合條件的項目采用PPP模式成為常態,讓民間投資進入PPP項目成為常態。通過PPP模式向社會資本開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項目資金投入機制。臺州市針對本區域民營資本充裕、民營企業投資回報家鄉意愿強烈、群眾建設高速公路熱情高漲的現實,因勢利導,將PPP模式引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努力打通社會資本投資項目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專門機構”專營PPP。“十三五”期間,臺州高度重視引入社會資本共建,積極探索PPP融資模式,將PPP作為實施投資建設項目的主要融資方式。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發改、財政、交通、建設、國資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PPP工作領導,統籌協調全市的PPP推進工作。2016年上半年,市財政局掛牌成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處,專營PPP工作。此為省內首個PPP專門行政機構,得到省財政廳高度肯定。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處成立后,各部門相互協作,嚴密篩選,搭建好PPP項目庫。目前,臺州已連續發布了三批PPP推介項目庫,其中第一批54個、總投資1204.5億元;第二批89個、總投資1744.7億元;第三批98個,總投資2428億元。
三是“1+X模式”運作PPP。在PPP運作中,實施“1+X”模式,即:一個PPP項目建立一個協調小組,由市領導召集,實行多部門聯審把關,各部門分頭向上級爭取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積極化解PPP工作推進問題。財政部門主要負責項目操作全流程監管、“一案兩評”審核論證、資金安排等工作;項目建設主管部門和六大平臺作為項實施機構,負責項目準備、采購、監管和移交等工作;發改部門負責項目庫建設和制度建設。
四是“主動推介”營銷PPP。2016年上半年,臺州市委市政府在清明假期召開了金融返鄉座談會;5月份分別由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帶隊赴北京、上海召開了金融招商推介會,京滬兩地及長三角地區的200余家基金機構前來參加。在推介會上重點向臺州商會、臺州鄉賢和全國知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高管介紹臺州PPP項目的資金投入、收入來源和投資盈利等方面內容,做到了項目的優勢、實施機制等全方位展示給各位受邀對象,大大提升了PPP項目合作意向。編制PPP項目推介手冊,收集推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22個,總投資2338億元。
五是“全程監管”規范PPP。臺州市嚴格按照財政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操作指南》操作,做好PPP項目的識別、準備、采購、執行階段的財政監管工作。提早介入項目前期,參與項目PPP模式的設計、實施方案的審核、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等工作,采購環節全部納入監管,及時將項目進度錄入財政部PPP項目綜合信息平臺。